山人不解机心事,早岁藏珍学鹿门。
住傍岩崖惟四壁,赋成金石几千言。
偶游卿相多悬榻,归去蓬蒿正满园。
京洛岂无知已在,看君终是厌烦喧。

【注释】

  1. 山人:对隐士的称呼。
  2. 机心:指权谋之心,官场之事。
  3. 学鹿门:隐居山林学习道术的意思。
  4. 悬榻:指招揽宾客。
  5. 蓬蒿:蓬草和蒿草,这里指代隐士的住所。
  6. 知已在:知道吴山人的才能的人已经存在了。
  7. 厌烦喧:厌倦世俗的嘈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吴山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山人归隐后生活状况的关心与赞赏。
    第一句“山人不解机心事”,诗人赞叹吴山人不谙权谋之术,没有官场的野心,这表现了对隐士高尚品质的敬佩。
    第二句“早岁藏珍学鹿门”,诗人回忆起吴山人年轻时就以收藏珍贵物品为乐,这表现出吴山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也是对他淡泊名利的一种赞扬。
    第三句“住傍岩崖惟四壁”,描绘了吴山人居住的环境,四周都是岩石山崖,显得孤寂清高。
    第四句“赋成金石几千言”,表现了吴山人作品的深厚内涵,他的诗词文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人们传颂。
    第五句“偶游卿相多悬榻”,虽然吴山人隐居山林,但仍然有人慕名而来,希望能与他交流学问。
    第六句“归去蓬蒿正满园”,吴山人归隐后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他种满了蓬蒿,这是他的自适生活。
    第七句“京洛岂无知已在”,诗人认为即使京城中的人已经知道吴山人的才能,但他仍然选择远离喧嚣,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最后一句“看君终是厌烦喧”,诗人劝诫吴山人不要因为外界的喧闹而感到烦躁,他应该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