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
林烟渺渺人家尽,阶日微微花气蒸。
浮世闲看飞鸟过,机心不遣白猿腾。
平生自笑支离甚,散发行歌此又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诗题中的“天宁寺”,为北宋时期名刹,在今南京市鸡笼山南麓,与钟山隔江相望。此诗写于元丰八年(西元一〇八五年)秋,诗人在南京时所作。全诗共四首,每句五字,平声韵,押韵规整。
前二首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第一首写登临之兴,第三首写登高之志。
后二首写观览之胜:次首写登楼观花,末首写观鸟听泉。
“谁同登”三句,写自己独游天宁寺。这两句用一个“谁”字,表明诗人独自登山,意兴盎然。“仙客”指道士、僧人等隐士,这里暗指作者自比。“山僧”即寺庙中的和尚。
“林烟渺渺”二句,写远望景色。“渺渺”形容烟霭迷蒙。“人家尽”三字说明登高之远,可以远望到村落。“阶日微微”二句,写近景,台阶上的太阳,光线斜射进来,使花气蒸腾而起。“浮世”指人间世界,这里指人世间。“机心”指世俗之心。“白猿腾”三字说明观赏飞鸟自由自在的样子,反衬出自己的世俗之心未能释去。“支离甚”三字说明自己平生多病,精神不振。“散行”二字说明自己放浪形骸,随性而动,随意而行。
“自笑”二句,写自己对世俗名利的看法。“支离”与上二句中的“支离”意思相同,都指身体有残疾。“自笑支离甚”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已经支离破碎,还谈什么功名利禄呢?“散发行歌”二句是说自己虽然放荡不羁,但仍然会唱出一些歌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这二句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
此诗写登台赏景,抒写闲情逸致。首联写登高远眺,颔联写远眺所见,颈联写近观所见,尾联则以自嘲作结,表现了诗人旷达洒脱的性格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