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十载笑重登,归去仍依白社僧。
虚馆静听宵蚁战,远山时见夏云蒸。
巳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
为问洛城冠盖侣,鬓毛销尽得闲曾。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
唐顺之咏叹名山与人生哲思
唐顺之(约1507年—约1560年),明代著名文学家,以其深刻的诗作和独到的哲理见长。在《天宁寺尘外楼四首》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名山的自然景色及内心的宁静。本诗为其中之一,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名山的静谧之美及其对作者心灵的深远影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译文对照、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解析:“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
- 诗句翻译:独自登临俯瞰群山之间,偶尔与仙客相伴与山僧对话。
- 诗意理解: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处,远眺四周的景色,感受到了自然的宏伟与壮丽。同时,他也与一位山上的僧人有了简短的交流,彼此分享着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译文对照:
“瞰郭楼台谁共登,偶携仙客对山僧。”
“遥看天际云烟绕,近赏花木翠绿新。”
“闲庭信步听蝉鸣,幽径漫步观蜂采。”
“归途渐远人渐稀,夜幕降临星河明。”关键词注释:
- 瞰郭楼台:站在高处俯瞰周边建筑。
- 仙客:仙人般的人物,这里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 山僧:山林中的僧人,象征隐逸。
- 云烟:云雾缭绕,形容自然景色多变。
- 花木翠绿新:描述了山中植物生长茂盛的状态。
- 闲庭信步:悠闲地漫步庭院。
- 幽径漫步:在安静的小路上行走。
- 蝉鸣:夏天树上的蝉叫声。
- 蜂采:蜜蜂在花间采集花粉。
- 归途渐远人渐稀:随着旅程的进行,周围行人逐渐稀少。
- 夜幕降临星河明:夜晚天空中的星星和银河显得格外明亮。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行途中所作,通过对天宁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通过与僧人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顺之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天宁寺尘外楼四首》不仅是对名山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心灵寄托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