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余寒芳草稀,偶随烟艇问山扉。
窗中怪石如人立,天际孤帆伴鸟飞。
高斋尽日逢僧语,短褐经春换客衣。
吴江亦是垂纶地,笑指星文愧少微。

松江金泽寺四首

水国余寒芳草稀,偶随烟艇问山扉。窗中怪石如人立,天际孤帆伴鸟飞。高斋尽日逢僧语,短褐经春换客衣。吴江亦是垂纶地,笑指星文愧少微。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东南巨浸五湖深:描述了五湖的广阔和深度,五湖为太湖、杭州、嘉兴、上海、苏州等湖泊的总称。

  • 古寺维舟正夕阴:表明诗人在夕阳时分抵达了金泽寺。

  • 客到山僧罢清磬:客人的到来使得山中的僧人停止了敲磬。

  • 雀喧晴日下高林:描述了清晨阳光下的树林里,鸟儿的鸣叫声十分热闹。

  • 三江抱处势如环:描绘了三江环绕的地理环境,如同一个天然的圆形环抱。

  • 野客探奇住不还:表明作者对这里的自然风光感到惊奇,并决定在此停留。

  • 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东南巨浸五湖深”和“夹洲烟火三家市”,展示了松江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体现了唐顺之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感情。

  • 人与自然的融合:“一望楼台疑海上”,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景观的亲密无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宁静。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如“窗中怪石如人立”和“天际孤帆伴鸟飞”,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松江金泽寺四首》是唐代诗人唐顺之对其游览经历的记录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顺之卓越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