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两地忽三年,抚字催科俱惘然。
墨绶方惭臣职旷,丹书复荷主恩偏。
九边此日仍多垒,四海何时可息肩。
为语登闳新谏议,苍生满眼尽堪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最后再整体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此诗首联两句为第一层,写自己因考绩而心情抑郁;颔联两句为第二层,写自己的考绩之忧;颈联两句为第三层,写考绩之后国家仍然多事;尾联两句为第四层,写自己的忧虑之情。“苍生”指老百姓,这里暗指诗人自己。

【答案】

译文:

悠悠两地忽三年,抚字催科俱惘然。

墨绶方惭臣职旷,丹书复荷主恩偏。

九边此日仍多垒,四海何时可息肩?

为语登闳新谏议,苍生满眼尽堪怜。

注释:

①悠悠:遥远。②抚字:安抚百姓,勉励他们努力耕织。③墨绶:系印的丝绳。④丹书:诏书,皇帝的文告。⑤九边:指边疆九个郡。⑥登闳(jīn )新谏议:指新上任的谏议大夫。⑦苍生:泛指百姓。⑧堪怜:值得怜悯,值得同情。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塞战事与政治腐败的诗。前四句是说诗人由于考绩被降职,因而心中惆怅不已。后八句则是抒发自己的忧愁。诗人用典,以汉代贾复、班超等人的事迹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痛苦,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