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泛金觞,黍包玉粒,节序又端阳。草阁临流,龙舟竞渡,几度梦江乡。
却笑衰翁长卧病,犹自恋朝行。经国无能,君恩未许,终日费思量。

【注释】:

壬寅: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李焘时年四十九岁。蒲汀:即李焘。柬(biàn)李蒲汀:写信给朋友。二阕:两首诗。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节写给友人李焘的两首诗,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及自己不能有所作为的心情。

开头一句“蒲泛金觞,黍包玉粒”点出端午节,用典出自屈原《楚辞·招魂》“五谷芬香,黍稷芳香。”蒲泛,指端午节吃粽子;金觞,指端午节的龙舟赛,以金为饰,象征尊贵;黍包,指端午节食粽。这两句写端午时节,人们欢度节日,热闹非凡,作者以诗人之眼,写出了这一节令的特点。

“节序又端阳”,点明题旨。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而最有名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第二句“草阁临流,龙舟竞渡,几度梦江乡。”描绘了一幅端午节的热闹景象。草屋临着溪流,人们划着龙舟竞相比赛,而作者却几次梦见自己在江边。

“却笑衰翁长卧病,犹自恋朝行。”这句表达了作者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关心国事,不愿安享晚年。他感叹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是仍然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愿意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余生。

最后两句“经国无能,君恩未许,终日费思量。”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君主也没有给予他机会,因此他整日都在思考这些问题,感到十分苦恼。

这首诗通过端午节的场景来表达作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以及自己的无奈和挣扎。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