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山翁,园收瓜豆,馈我过端阳。饭煮香梗,酒清浮蚁,风物似吾乡。
无奈感时添客虑,欲语向谁行。入阁平明,挥毫尽日,心口自思量。
少年游·壬寅端午柬李蒲汀二阕
谢山翁:感谢山中老人。馈我过端阳:馈赠给我过端午节的瓜果,即《后赤壁赋》中所说的“以五月戊午之日,如四日之长”的意思,这里指送端午节的礼物。瓜豆:泛指瓜果。过端阳:过端午节。端阳,即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香梗:粽子的包裹物,这里借代粽子。浮蚁:指酒面泛着泡沫。风物:自然风光。吾乡:自己的家乡。
无奈感时添客虑:面对时世,增添客人的烦恼。向谁行:向谁诉说呢?向谁诉说呢?入阁:进朝廷做官。平明:天亮的时候。挥毫:写字。心口自思量:心中自有一番盘算。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写于作者任礼部尚书兼东宫侍读期间。全词上片写端午时节收到山翁赠送的端午节礼物以及自己过节的情景;下片则抒写自己因国难忧心而难以排遣的苦闷之情。
“谢山翁:感谢山中老人。”起笔直呼老友,点出了“壬寅”,即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馈我过端阳。”句是说山翁送来了过端午节的食物,也就是粽子,并附有书信问候。“饭煮香梗,酒清浮蚁,风物似吾乡”三句,是说用香梗捆扎成粽子,煮在水里吃起来味道鲜美;斟上一杯清香的米酒,喝下去觉得像故乡一样甜美。这里的“吾乡”指的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心中的故乡,因为此时身居京城却时时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诗人的心头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绪,那就是国家危难之际自己不能建功立业,只能为国担忧。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述实际上蕴含着深沉的忧国之思。“无奈感时添客虑,欲语向谁行?”这两句,是说自己对时势感到不安和忧虑,想对朋友倾吐胸中的积愤,但不知道该跟谁说去。“入阁平明,挥毫尽日”,意思是说入朝当值直到天明,挥毫书写整天不停。这两句是说他整日勤于政事,但心事重重,无法平静。“心口自思量”,是说自己心中有太多的想法和计划,但却无从说起。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