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易箦垂亡日,值我囊书远别秋。
欲哭灵帏山水隔,空将双泪寄人流。

【注释】

林逸人:即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隐士诗人。公元1009年,因“喜谈名理,善为诗”,被赐进士及第,授官大理评事,但不久便辞官归隐西湖孤山,终老于西湖。著有诗集《林和集》3卷,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3卷。易箦:《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载:“坚寝疾,召诸将相对坐,叹曰:‘为人臣而事二主,若不一死,可复谁事!’因拔刀切指,以示之者三。”意谓:孙坚临终之际,对众将士言道:“身为人臣,却要侍奉两个主人,如果不能一死以表忠诚,还能让谁去效忠呢?”于是拔剑自刎而死。垂亡日:垂死之际。囊书:指随身携带的书信。

值:碰上;遇到。囊书远别:指与友人分别。囊,用布做的袋子。

灵帏:指灵车帷帐,这里指灵堂。山水隔:指山河阻隔,无法相见。

空:徒然,白白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友之作。全诗写自己怀念好友的心情,抒发了朋友逝世后作者的悲痛心情。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

首句“怜君易箦垂亡日”,写林逋临死的那一天。林逋一生清高绝俗,不慕荣利,他病危时仍然手不释卷,专心治学。公元1009年冬,他因病去世。诗人当时在京城任职,得知消息后十分悲痛。“易箦”,典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录》:“孙坚卒,遗令:‘吾好作挽歌,汝等宜作,但勿令人闻耳。’”意为:孙坚去世时,他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告诉他的家人,让他的丧事不要闹出声音,以免惊动别人。“垂亡日”,指孙坚去世的那一天。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得知友人死讯时的悲痛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次句“值我囊书远别秋”。意思是说,当我携带着书信离开京城的时候,正是秋天时节。这一句既交代了诗人离开京都的具体时间、季节,又照应了首句中“易箦垂亡日”这一特定环境,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悲痛的氛围。

第三句“欲哭灵帏山水隔”,意思是说,我真想痛哭一场,可是山水阻隔,无法相见。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追思和怀念。

末句“空将双泪寄人流”意思是说,我只能空将两行热泪寄给天上的友人。这是诗人的肺腑之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弦。诗人通过对林逋生前的记述,表现了他清高的品格和淡泊的人生境界,同时也寄托了他的身世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