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州城门半天里,白云晚向城下起。
市廛架屋依岩峦,妇女提罂汲江水。
巴山雪消江水长,城中夜闻滩濑响。
客船树杪钩石棱,渔父云端晒缯网。
家家芜田山下犁,倒枯大树烧作泥。
居人养犬获山鹿,稚子缚柴圈野鸡。
楚王台高对赤甲,四时猛风长飒飒。
柁工鸣板避漩涡,橹声摇上黄牛峡。

次归州

归州城门半天里,白云晚向城下起。

市廛架屋依岩峦,妇女提罂汲江水。

巴山雪消江水长,城中夜闻滩濑响。

客船树杪钩石棱,渔父云端晒缯网。

家家芜田山下犁,倒枯大树烧作泥。

居人养犬获山鹿,稚子缚柴圈野鸡。

楚王台高对赤甲,四时猛风长飒飒。

柁工鸣板避漩涡,橹声摇上黄牛峡。

译文

  1. 归州城门位于半天高悬的地方,白云缓缓飘落在城下。
  2. 归州的市集房屋建在山峦之间,妇女们提着水罐从江水中汲取水源。
  3. 归州的巴山雪融化后,江水变得更加清澈。晚上,城里可以听到滩濑的声音。
  4. 客船上的人们在树梢上挂钩,钓鱼的人在云端晒着他们的鱼网。
  5. 每家每户都在山上耕地,把倒下的大树挖成泥土。
  6. 居民养狗捕猎山中的鹿,孩子们用绳子绑住柴火围起来保护家禽。
  7. 楚国的高台与赤红色的甲壳虫相对应,四季都有猛烈的大风。
  8. 舵手们敲击木板避开漩涡,船只的桨声在黄牛峡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归州(今湖北宜昌)的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归州的山水、建筑、生活等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句“归州城门半天里”便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城门之高远,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受。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归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如“白云晚向城下起”、“妇女提罂汲江水”、“巴山雪消江水长”、“客船上树杪钩石棱”。这些诗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境。

诗人还关注到了归州的日常生活,如“市廛架屋依岩峦”、“稚子缚柴圈野鸡”。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归州的繁荣和活力,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同时,诗人也没有忽视归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如“楚王台高对赤甲”,这既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使得作品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功地捕捉了归州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