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聃良不死,昨日始著书。
居今苟阅世,临渊语非虚。
吾师有屈伸,任道为卷舒。
薄阴蔽明月,千古清光垂。
解析:
诗句释义:
- “老聃良不死,昨日始著书。”
- 关键词: 老聃、不死、著书
- 注释: 老聃是道家思想家老子的称号,“不死”可能指的是精神不朽。“著书”意味着记录或传播知识。
- 赏析: 诗人对老子的思想表示敬意,认为他的精神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 “居今苟阅世,临渊语非虚。”
- 关键词: 居今、苟、阅世、临渊、言非虚
- 注释: 这里的“居今”指活在当代,“苟阅世”即随便观察世间事,“临渊语非虚”意为在水边说话,并非空话。
- 赏析: 诗人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不拘泥于世俗的态度。
- “吾师有屈伸,任道为卷舒。”
- 关键词: 吾师、屈伸、任道、卷舒
- 注释: 这里提到的“吾师”指老子,“屈伸”和“卷舒”都是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意指顺应自然的变化。
- 赏析: 诗人以老子为榜样,强调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 “薄阴蔽明月,千古清光垂。”
- 关键词: 薄阴、蔽、明月、清光
- 注释: “薄阴”是指微弱的云层遮挡了月亮,“清光”则是指月光明亮。
- 赏析: 诗人用这一景象来比喻道德的高洁和智慧的光辉,即使在黑暗中也依然能够照亮人心。
译文:
老聃真是不老不死,昨天才开始写书。
活在今天随意观察世界,面对深渊时言语不会空洞。
我们的老师懂得屈伸之道,随缘顺应道法自然。
薄云遮掩了明月,但千古的清光依旧垂照大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崇高敬意。诗人通过对老子的描述,展示了他对道德、智慧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则通过对比“薄云”和“明月”,形象地描绘出即使环境艰难,但内在的光明与智慧却能穿越一切障碍,照耀人心。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又含蓄,充满了哲理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