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阎轻薄儿,掉臂起乱离。
捐生取功名,徇财忘险巇。
鱼丽朝结陈,肉薄夜登陴。
论功秉节钺,干城罗虎貔。
玉刻鹿卢剑,翠织蝥弧旗。
燕马饱刍豆,韩卢厌肉糜。
晏安怀鸩毒,富贵履危机。
飞言起不测,车裂徇其尸。
空令行路人,感慨兴嗟咨。
所以昌黎翁,为赋召南诗。
【注释】
闾阎(lǘ yán ):里巷。
轻薄儿:指无赖子弟。
掉臂:摇着手臂。
捐生:舍弃生命。
功名:功名利禄。
徇财:为财所诱。
鱼丽:古代作战时的一种布阵方式,形如大鱼游动。
朝(zhāo):早晨。
肉薄:冲锋冲击。
干城(gān chén):城墙。
罗:聚集。虎貔(pí):猛兽。这里借指英勇善战的士兵。
玉刻(kè):用玉石制成的剑。
翠织(zhì):用翠鸟羽毛制成的旗。
燕马:骏马。
韩卢:名马。厌食:吃腻。
晏安:安定。怀:有。
鸩(zhèn)毒:传说中的一种剧毒。履(lǚ):踩。危机:危险。
飞言起不测:突然的诬告和陷害。
车裂:古代酷刑,将人分裂成两半。
行路(háng lù):行走的人。
兴嗟咨:叹息。
昌黎翁:指唐代诗人韩愈,“昌黎”是其字。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的作品。它通过描写一个无赖子弟因贪图荣华富贵而走上歧途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黑暗现实的愤怒之情。
第一句“至正乙巳纪兴十首”,指的是至正乙巳年,即公元1345年。这年,元灭南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蒙元时期,进入了元朝的统治时期。
第二句“闾阎轻薄儿”,描绘了一个无赖子弟的形象。这个无赖子弟,生活在民间,他的行为举止轻浮,没有正经的样子。他喜欢抛头露面,到处惹是生非,因此被当地人称为“轻薄儿”。
第三句“捐生取功名”,进一步揭示了这个无赖子弟的内心想法。他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捐生”是指放弃生命,而“取功名”则是指为了功名而付出代价。
第四句“徇财忘险巇”,则更深刻地揭示了这个无赖子弟的本性。他贪图财物,忘记了危险,甚至为了追求财物而敢于冒险。这里的“徇财”是指为了财物而不顾危险,而“忘险巇”则是指忘记了风险和危险。
接下来的句子“鱼丽朝结陈”,描绘了他如何利用军队的力量来达到目的。他组织起来的军队,就像鱼游动的样子一样整齐划一,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
第五句“肉薄夜登陴”,则是形容他在夜晚发起了攻击,士兵们像猛兽一样冲上城墙,展现出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第六句“论功秉节钺”,则是对他功劳的肯定。他认为他的功劳很大,应该得到赏赐,于是他手持节杖,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第七句“干城罗虎貔”,则是对他的勇猛和忠诚的赞美。他将士兵们组织起来,如同盾牌和利刃一样,共同守护着城市安全,展现出了他们的勇敢和忠诚。
第八句“玉刻鹿卢剑”,则是对他武器的赞美。他用玉石制成的剑,形状优美,象征着他的高贵品质。
第九句“翠织蝥弧旗”,则是对他旗帜的赞美。他用翠鸟羽毛制作的旗帜,色彩鲜艳,代表着他的威风凛凛。
第十句“燕马饱刍豆”,描述了他饲养的战马得到了充足的饲料。这些战马经过精心喂养,已经变得壮实有力,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第十一句“韩卢厌肉糜”,则是对他宠物犬的喜爱之情的表达。这只名叫韩卢的狗,已经被主人养得肥壮可口,主人对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十二句“晏安怀鸩毒”,则是对他安逸生活的描述。他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舒适了,没有必要再去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安逸的生活正是他所追求的恶果。
第十三句“富贵履危机”,则是对他未来命运的预言。即使他现在享受着富贵生活,但未来却可能会面临危机和危险。
第十四句“飞言起不测”,描绘了他突然遭遇诬陷的情景。他因为一些不明原因,被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指控中。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情,让他措手不及。
第十五句“车裂徇其尸”,则是对这场事件的残酷处理。他被残忍地处以车裂之刑,身体被分成了两半。这种残酷的刑罚,让人触目惊心。
最后一句“空令行路人,感慨兴嗟咨”,则是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和反思。虽然这个无赖子弟最终受到了惩罚,但整个事件却让人们感到震惊和愤慨。这也让人们意识到,社会的黑暗面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