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过荆溪,扁舟思欲迷。
家家芳草绿,树树早莺啼。
水接遥天阔,云横远岫齐。
张公洞前石,记得昔年题。
【注释】
荆溪:指荆溪口,即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的荆溪渡口。潘先生:作者的同乡,当时任湖北提刑按察使。扁舟:小船。次子(zhī)素:是说作者的弟弟张子素。潘先生韵:以潘先生的诗为韵。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诗人自宜城赴荆溪途中,偶遇友人潘君之弟子素,遂赋诗相赠。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清远幽深,富有情致。
后两联抒情,结构上前后相映,首尾相应。“家家芳草绿,树树早莺啼。”这两句是写景。诗人由荆溪口过江时,看到两岸春光明媚,到处长满了碧绿的草地,黄莺在树林中欢快地鸣叫。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渲染了江南春天的景色,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颔联“水接遥天阔,云横远岫齐”,“水”和“云”都是写景,这两句的意思是:江水和天空相接,云彩和远处的山峦齐平。这两句既写出了春天江水宽阔、云层高远的特点,同时又描绘出江南春天的景色。颈联“张公洞前石,记得昔年题”,这两句是抒情。张公洞是指传说中的张果老骑驴过桥处。诗人回忆过去曾经到此地游览。这两句意思是:我还记得从前曾经到过这个地方,并在那里留过名。尾联“记得昔年题”,与首联“扁舟思欲迷”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