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寒冬翠欲侵,小塘云馆草亭阴。
避人未拟蛟龙卧,忧世不忘风雨深。
积岁簿书疑梦鹿,有时樽酒对鸣琴。
射雕跃马非吾事,流水高山明素心。
【注释】
- 次韵:即和某首诗的韵脚相同。这里指和昭州草亭的诗。昭州,今广西桂平县。草亭:诗人所居。
- 古柏:指诗人住所附近的古樟树。寒冬:冬天。翠欲侵:形容树叶的颜色青翠欲滴。
- 小塘:指池塘。云馆:云彩缭绕的馆舍。草亭阴:指诗人的草堂(亭子)四周被绿荫覆盖。
- 避人:避开世人的耳目。未拟:不想。蛟龙卧:传说中蛟龙能潜伏水中而不露头角。
- 忧世:忧虑世事。风雨深:指国家政治动乱,人民生活困苦。
- 积岁:多年积累。簿书:官府文书。疑梦鹿:比喻官场如梦中之鹿般虚幻不实。
- 有时:偶尔。樽酒:酒杯。鸣琴:弹琴。
- 射雕跃马:原指古代英雄骑马打猎的情景。非吾事:不是我的事情。
- 明素心:保持纯洁的心灵。
【赏析】
此诗为《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九收录,共四十六句,八百六十九字。此诗作于天祐三年(公元906年),时年作者三十一岁左右。诗中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
第一联“古柏寒冬翠欲侵,小塘云馆草亭阴”,以古松、冬日、塘水、云馆、草亭为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环境。第二联“避人未拟蛟龙卧,忧世不忘风雨深”,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以及他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高尚情怀。第三联“积岁簿书疑梦鹿,有时樽酒对鸣琴”,通过与官场文书和琴声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第四联“射雕跃马非吾事,流水高山明素心”,进一步表达了作者远离尘嚣、追求高洁品质的决心。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情感表达和意象营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