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生遗吾南中报,道尔春明阙下归。
洛水忍闻摧折早,海城翻忆往来违。
书香有子应能继,岁晚亲朋日见稀。
宝剑他年悬陇上,故人松柏几成围。

【注释】

友生:朋友。遗吾南中报,道尔春明阙下归:你从南方给我来信说,你在春天里回到京城。

洛水:指洛阳。摧折:折断。海城:指洛阳。翻忆:反复地回忆。

书香:读书的风气。子:你,指李白。应:应当。岁晚:年老。亲朋:亲戚朋友。见稀:见面的机会少。宝剑:指李阳冰的佩剑,他曾经是李白的友人,后来成为李白的老师。

他年:将来。悬陇上:挂在陇山之上,即在陇州(今甘肃天水)。故人松柏几成围:我的老朋友李阳冰,他的松树和柏树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围:树木的周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得知李阳冰去世的消息后写给他的挽诗。全诗共四句八韵,首联叙事,颔联写李阳冰回长安时的情景,颈联写对友人的追念以及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末联写对友人的怀念及自己的感慨。

首联叙事。“友生”即友人,“遗吾”即寄信于我。据《旧唐书本传》记载,公元674年,李白与李阳冰相识于东鲁(今山东曲阜),当时李白才十四岁。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不久,李白离开家乡,到各地游历。公元685年,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江陵(今属湖北),途经岳阳楼时,写了《上李邕》一诗,受到李邕的赏识,并得到李邕的荐引,得以进入长安,拜李邕为师。但好景不长,李白又遭谗言而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公元705年,李白被赦,回到故乡。公元707年,因道士吴筠的介绍,唐玄宗召李白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又因权贵的忌恨而被排挤出京,此后便浪迹江湖,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公元759年,李白在寓所写下了《上安州裴长史书》,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这年秋,李阳冰来到四川,李白也来到了四川。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论道谈艺。李阳冰曾为李白编集《草堂集》、《文选》等。李白十分崇敬李阳冰的人品和才华,称他为“吾友”,还赠给他一首诗《送贺监序》:“昔好溪山隐者,或采药于嵩岑之间;或泛舟于清波之表;或吟啸于月落参横之下;或神驰于日出扶桑之外”。可见李白与李阳冰友情之深、交往之密。而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回到江陵时,正是李阳冰从长安回到洛阳的时候,所以李白就给李阳冰写信报喜。

颔联写李阳冰回长安时的情景。春明,指长安(今西安)。洛阳,古都,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洛阳。春明阙下指长安。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到来的时候,你回到了长安。

颈联写对友人的追念以及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书香:读书的风气。子:你,指李白。应:应当。见稀:见面的机会少。这句的意思是说,你应该能够继承我们的读书风气,可惜我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宝剑他年悬陇上,故人松柏几成围:宝剑:指李阳冰的佩剑,他曾经是李白的友人,后来成为李白的老师。悬陇上:悬挂在陇山之上。故人:指的是李白,因为李白曾自号青莲居士,青莲是莲花的别称。松柏几成围:松树和柏树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和我的朋友们已经很少见面了,而那些松树和柏树却长得很高大茂密了,几乎围住了整个山岗。

尾联写对友人的怀念及自己的感慨。他年:将来。松柏:松树和柏树,常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这句的意思是说,他年你们会像松柏一样高高地挺立在山冈之上。

这首诗是诗人得知李阳冰去世的消息后写给他的挽诗。全诗共四句八韵,首联叙事,颔联写李阳冰回长安时的情景,颈联写对友人的追念以及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末联写对友人的怀念及自己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