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於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我们来分析题目“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中的关键词和诗句。
- “石公先生”,这是对一位名叫石公的人的称呼,可能是诗中的主要角色或诗人本人。
- “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这里的“汝”指的是石公,“郑”可能是指他居住的城市或地方,“水”可能指的是他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环境。
- “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这里用“眠龙”、“痴蛟”来形容石公的生活状态,意为他在安静地生活,不被外界事物所动。
- “唯有蛰龙闻雷而起”,与前一句形成对比,表示在适当的时刻,他能像蛰伏的龙一样突然爆发。
- “仰天潝潝如有诉”,这里的“仰天”表示仰望天空,“潝潝”形容声音,“如有诉”表示仿佛在诉说。
- “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这句进一步描绘石公的生活态度,他喜欢简朴、自然的生活,喜欢在清泉旁吟诗作画。
-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这句表达了石公内心的平静和淡然,他不在意外界的纷争,只是静静地生活。
-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这里提到的“缁客”指的是僧人,“韶頀”是一种美名。石公被人们视为山中之韶頀,意味着他的品德高尚。
- “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於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这里的“偏枯冷”和“於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是对石公品格的评价,表明他虽然生活简朴,但品质高洁。
-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这句是石公对曹子野的评价,认为他是真正的才子。
- 最后两句:“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这句表达了曹子野选择离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对现状的不满或者追求更好的生活。
-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这句话的意思是曹子野已经准备好了行李准备离开,而我也会做好准备。
-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这句描绘了曹子野将要离开的场景,他将在汉水和沔水之间等待。
- “左公城外绿刺天”,这句话描述了曹子野离开后的场景,左公城的绿色植被覆盖着天空。
这首《戏作三星行》是一首赞美石公先生及其友人曹子野的作品。通过对石公先生和曹子野的生活态度、性格特点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