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今始出层穹,十载观成见有终。
流峙分形归系干,云霄一气表空蒙。
凭虚欲御飞纶囷,入远多佳起郁葱。
自是南天擎柱立,何人独许奠鳌功。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涵元塔:即开元寺塔,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北郊。开元寺塔为七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毁,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建,民国初又加以修葺。
十载:十年。
流峙:水流曲折的样子,此处形容塔的外形。
系干:联系、牵连之意。此处比喻塔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连接。
云霄一气:形容塔高入云霄,气势雄伟如天地间之气相通。
凭虚:乘虚空,指站在高处远望。
飞纶囷:乘风飞翔于云端。
起郁葱:形容景色优美。
擎柱:支撑,这里指塔作为建筑物支撑着周围环境。
独许:唯独允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登涵元塔时所作,诗人通过对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句“高标今始出层穹”,意为今日的高标(即高大的塔身)终于建成,登上了最高层。这里用“层穹”来形容塔的高度,形象地表达了塔的宏伟壮观。第二句“十载观成见有终”,意为经过十年的努力,塔终于建成了。这里用“十载”来表示时间,突出了工程的艰辛和漫长。第三句“流峙分形归系干”,意为塔的外形如同流水般曲折,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连接。这里以水流的形态来形容塔的形状,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第四句“云霄一气表空蒙”,意为塔高入云霄,气势雄伟如天地间之气相通。这里用“一气”来表达塔的气势磅礴和高耸入云的特点。第五句“凭虚欲御飞纶囷”,意为想要站在高处远望,乘风飞翔于云端。这里用“御”字来形容人的动作,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和追求。第六句“入远多佳起郁葱”,意为进入远处可以看到很多美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用“郁葱”来形容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勃勃。最后一句“自是南天擎柱立,何人独许奠鳌功”,意为这根矗立在南方天空中的擎柱(即塔)是由无数人共同建立的,没有人能够单独承担这样的重任。这里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描绘塔的形象和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