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奔注百川随,一砥中流倩客龟。
灵杰真关人地力,经营合借鬼神为。
千年自我增孤耸,八代如韩起溺衰。
沧海明珠应可见,绿图幡簿未全欺。
【注释】涵元塔: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九日:指重阳节,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诸公:泛指同游的朋友们。
峻工:完成建造工程。砥:磨刀石。倩客龟:请客人帮忙雕刻乌龟。灵杰:神奇美好。真关:真正的原因和关键所在。经营:建筑的筹划。合借:完全凭借。孤耸:孤立耸立。八代:指从汉到唐八个王朝。韩:即韩愈,唐代文学家。
沧海明珠:比喻有价值、难得的东西。绿图幡簿:古代帝王封禅时所用的一种记事簿籍。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重阳登塔之作。诗人与友人同登涵元塔,登上第七层,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双溪奔注百川随,一砥中流倩客龟。”描写塔下的双溪,奔流不息,汇入百川之中,水流湍急。塔下一块巨大的磨刀石,是人们用来磨刀的工具,它位于水流的中心位置,就像一只正在游泳的大乌龟。这两句诗通过写水流和磨刀石的动态,写出了塔的坚固和雄伟。
颔联“灵杰真关人地力,经营合借鬼神为。”进一步赞美了塔的神奇和美丽。诗人认为,这座塔之所以能屹立千年不变,是因为它的设计巧妙和施工精细,完全是人工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塔的高度赞赏和赞美之情。
颈联“千年自我增孤耸,八代如韩起溺衰。”诗人感叹这座塔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仍然屹立不倒,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他认为,这座塔不仅见证了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也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塔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深刻理解。
尾联“沧海明珠应可见,绿图幡簿未全欺。”诗人想象着在茫茫大海中的明珠,虽然历经风浪,但仍可熠熠生辉;同时他也认为,即使是最完美的绿图和幡簿,也无法完全取代塔在历史和文化上的价值。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对塔的高度评价和珍视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塔的建筑特点和历史地位,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塔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人类智慧和力量的高度赞扬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