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见鹳鹅军,千里犹残犬彘群。
涕泪每从天际老,檄书谁道日边闻。
荆蛮战克心犹忍,淮寇平来地已分。
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海上书怀
十年不见鹳鹅军,千里犹残犬彘群。
涕泪每从天际老,檄书谁道日边闻。
荆蛮战克心犹忍,淮寇平来地已分。
莫怪腐儒东海上,时时哀怨动秋云。
注释:
- 十年不见鹳鹅军:形容过去十年间没有看到过大雁或天鹅等鸟类的踪影。
- 千里犹残犬彘群:形容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战场上残留的气息或者听到战场上犬、猪等动物发出的声音。
- 涕泪每从天际老:泪水常常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干涸,仿佛是从天空中落下的。”老”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 檄书谁道日边闻:檄书是一种古代用于传达命令、通告或警告的文书,“谁道”表示疑问,“日边闻”表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的意思,可能是指战事的消息或战报。
- 荆蛮战克心犹忍:荆蛮指的是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战克”意味着取得了胜利。“心犹忍”表示内心仍然感到不忍或遗憾。
- 淮寇平来地已分:淮寇指的是淮河流域的强盗或敌人。“平来”意味着平定或结束。“地已分”可能是指土地划分完毕或战争结束后的情况。
- 莫怪腐儒东海上:不要奇怪一个像孔子这样的古代知识分子仍然在东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生活。“腐儒”在这里指的是孔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时时哀怨动秋云:不时地感到悲伤和怨恨,这些情感如同秋天的云彩一样飘荡在空中。”哀怨”描述了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过去战争经历的回忆和感慨的作品。首句通过对比十年前的战场与现在的平静景象,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第二句则通过描绘战后的场景,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持久的影响。第三句表达了战争结束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战争的深深怀念。第四句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即使是胜利者也会心存遗憾。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孔子的提及和秋云的象征,表达了对和平时期普通人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