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
纤白只如松顶云,光明不减吴江水。
藏之箧笥今七年,妻孥爱惜如纨绮。
至正乙巳三月初,王郎远来访老夫。
升堂饮茶礼未毕,索纸为画云山图。
初为乱石势已大,橐驼连拳马牛卧。
忽焉披地高入天,欲堕不堕令人怕。
其阳倒挂扶桑日,其阴积雪深千尺。
日射阴崖雪欲消,百谷春涛怒相激。
林下丈人心自闲,被服如在商周间。
问之不言唤不返,源花莫莫愁人颜。
老夫见之重叹息,何由致我共绝壁。
王郎王郎莫爱惜,我买私酒润君笔。
【解析】
-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而本诗共有八句,且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应先输出全诗。然后,将全诗分成两句一组,对应地输出译文。最后,对每一组译文作简要的赏析。
- “王叔明画云山图歌”是题目,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对象和内容;“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交代了诗歌的创作缘由;“纤白只如松顶云”描写了画面的内容;“藏之箧笥今七年”,交代了这幅画作收藏的时间;“妻孥爱惜如纨绮”交代了这幅画作的收藏者;“王郎远来访老夫”交代了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和人物。
【答案】
(1)王叔明画云山图歌
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
纤白只如松顶云,光明不减吴江水。
藏之箧笥今七年,妻孥爱惜如纨绮。
(2)王叔明:即元代画家黄子久。他善画山水,尤长于画云山,为当时第一流高手。
有客:诗人自指。
遗我:赠送我。
幅(fú)丈二:古代尺的一种,一丈见方,约等于33.3厘米左右。
纤白:纤细、洁白,形容松顶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只如:只是、只有。
只如:只有松树顶上的云朵。
光明:明亮,光彩照人。
吴江:指太湖流域一带。吴江水,指太湖的水。因为太湖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十分美丽。
七:第七次或第七年等。
藏之箧笥:收藏在箱子里。箧笥,古代书箱、衣箱。
妻孥:妻子儿女。
爱惜:爱护。
纨绮:一种丝织品,质地轻薄,色彩鲜艳,常用以比喻华丽的服饰。
王郎:诗人自称。
乙巳:天历元年,公元1329年。
三月初:三月之初,即农历二月二十日左右。因为农历一月为正月,二月为二月,所以农历正月为正月,二月为二月。三月初,指农历二月二十日左右,也就是春天刚刚过去的时候。
升堂饮茶礼未毕:进家拜会主人时,行完拜礼后,主人请客人坐下饮茶。这里的“升堂”是指进了主人家的正厅;“饮茶”是指喝了主人泡的茶;“礼未毕”是指还没有把礼节做完,即还没把茶喝完。
索纸:请求提供纸张。
画云山图:画云山图。
初:开始的时候。乱石:指云山中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石头山。势已大:气势很大。橐驼:骆驼。橐驼连拳马牛卧:骆驼连着拳头一样大的石头躺在马和牛的身上。
忽焉:忽然间。披地:覆盖在地上。扶桑:太阳。扶桑日:太阳。
阴崖:山的北面。积雪深千尺:形容雪厚,好像积雪有一千尺那样深。春涛:春天的大波浪。怒相激:猛烈地互相冲击。
林下:山林之下,指山脚下、山涧边。丈心:极言山的高大,如同人的胸膛一般。
百谷:各种庄稼。春涛:指大波浪。
林:树林。
商周:商朝、周朝,这里指中国古代两个朝代。
(5)问之不言唤不返:问他什么也不回答,呼唤也没有反应,好像故意躲开了一样。源花莫莫愁人颜:花儿没有开得茂盛,使人感到忧愁。
重叹息:深深地叹息。
何由致我共绝壁:怎样才能使我与你一起登上这陡峭的山峰呢?
王郎:王叔明。王郎莫惜:不要吝惜。
买私酒:买些私家酿的酒给王叔明喝。润笔:给王叔明送钱。润,滋润;笔,指画笔,也指书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