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万松下,两耳饱潺湲。
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
【释义】
小筑在万松之中,耳朵听尽了山中溪水潺湲。不要惊讶陶弘景,他长年住在这座山上。
【赏析】
这首五绝是作者隐居山林的写照。“小筑万松下”,写自己居住在万松之侧的小屋里,环境清幽;“两耳饱潺湲”,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万松之间泉水流淌不绝的美妙声音,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最后两句,“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以陶弘景自比,表明自己也是喜欢山林、热爱自然的隐逸者。
小筑万松下,两耳饱潺湲。
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
【释义】
小筑在万松之中,耳朵听尽了山中溪水潺湲。不要惊讶陶弘景,他长年住在这座山上。
【赏析】
这首五绝是作者隐居山林的写照。“小筑万松下”,写自己居住在万松之侧的小屋里,环境清幽;“两耳饱潺湲”,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万松之间泉水流淌不绝的美妙声音,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高度赞赏。最后两句,“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以陶弘景自比,表明自己也是喜欢山林、热爱自然的隐逸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看竹淇园好,况逢地主留”,这是诗人被邀赴宴的欣喜之情。淇县,今河南省卫辉市西南,古称淇阴。蒋令是作者的朋友。诗人在淇园观赏了美丽的竹子之后,又应邀赴宴。诗人对这次宴会充满了期待。他想到自己与主人都是当年科举的同榜进士,如今主人盛情邀请,他当然要欣然前往。“地主”一词也暗含了作者当时的心态。 “人今同蒋翊,兴欲胜王猷
飞锡今初返,经年半在吴。 已无寿者相,不厌少年俱。 岁月看山尽,云霞见海隅。 东南名下士,一一过逢无? 译文: 我刚刚回到了家乡,已经度过了半年的时光。 身边没有长寿的人陪伴,但是并不讨厌年轻的人。 岁月流逝,山峦逐渐消逝,云霞映照着大海的边际。 我在东南地区有许多才华出众的朋友,他们一个个都曾来过这里与我相遇。 赏析: 这首诗是袁宗道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情。他在诗中提到了“飞锡”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第一句:“春来任索居,青草上庭除。” 解析: - “春来”:表示春天的到来。这里强调了时间是春季,为后续的叙述营造了一个清新宜人的背景环境。 - “任索居”:意为随意居住。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接受和适应,或者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妥协。 - “青草上庭除”:描述了庭院中生长的青草,以及它们在阳光照射下的景象。这反映了一种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画面。 2. 第二句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此时石浦月,应上远帆楼。 竹里罗棋局,篱边费酒筹。 幽情落梦境,良夜踏荒丘。 检点秋来事,闲忙可自由。 【注释】 1. 马上起:从马背上站起来。 2. 石浦: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 3. 月:指月亮。 4. 应:应该。 5. 远帆楼:远处的帆船上挂着的楼。 6. 竹里:竹林深处。 7. 罗棋局:摆放棋盘。 8. 篱边:篱笆旁边。 9. 费酒筹:用酒筹子喝酒。 10.
初晴即事(其三)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 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 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注释: 1. 竹里乌皮几:描述一个在竹林中的小屋子,其中摆放着黑色的木制桌子,这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2. 山中白板扉:指一扇白色的木门,可能因为常年被山风吹拂而显得有些陈旧和朴素。 3. 家贫酒不乏:虽然家境贫寒,但酒却并不缺乏,意味着诗人尽管生活清苦
【注释】 晨风:早晨的风。檐:屋檐。报新晴:报告晴天的消息。启:打开。花户:指门窗。收雨后清:收回雨后的清新空气。沈烟:指烟灰。棐几:用木制的方凳。竹色:竹的颜色。上:覆盖、罩上。楸枰:楸树的棋盘,楸枰即楸子,古代一种棋子。斜川:指苏轼,字子瞻,眉州人,曾任眉州知州、青神县主簿,因在青神有别墅叫“斜川”,故称苏轼为东坡居士。自识:自然认识。虚名:空名(无用之名)。总争:都不要争。 【译文】 清晨
寄无念 其二 最苦天涯去,玄言稀赏音。 相逢谈果报,同事见悲心。 枯峭人难合,清羸病易侵。 空谈有长者,相对好开襟。 注释: - 最苦天涯去: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远走天涯。 - 玄言:道家、佛家的深奥言辞或理论。 - 稀赏音:很少得到欣赏和认可。 - 相逢谈果报:相遇时谈论因果报应。 - 同事见悲心:共同工作的人看到悲伤的心情。 - 枯峭:形容山势险峻,草木稀少。 - 清羸:形容身体瘦弱。 -
【注释】 散发:解开衣带,表示轻松。轩:古代建筑中供人登高望远的敞厅。萧条:冷落、荒凉。掩:遮。病嫌:因疾病而感到厌恶。风力劲:风大有力。静爱:喜欢。喧:声音大。饥鹤:饥饿的野鹤。巡:巡视、行走。稚麛(xiǎo zhōu):幼小的鹌鹑。抵:触到。竹藩:竹篱。清言:清静的谈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景的小诗,写景细致入微。 首联“散发向南轩,萧条昼掩门”,诗人披散着发髻,站在向南的廊轩里
日日幽斋里,残书只自摊。 注释:每天在书房中度过,把残破的书本摊开。 译文:每天在书房中度过,把残破的书本随意地摊开放。 筋骸谢客便,乡土定交难。 注释:身体疲惫需要休息,与故乡的人交朋友很难。 译文:身体疲惫需要休息,与故乡的人交朋友很难。 湿酿苔衣厚,寒攻练袷单。 注释:潮湿的环境使得苔藓生长得厚厚的,寒冷的天气使穿着单薄的衣服难以御寒。 译文:潮湿的环境使得苔藓生长得厚厚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绿萝兼翠筱,白袷称乌巾。 - 注释:绿萝(一种常绿植物)和翠筱(竹子的一种),穿着白色的衣服,像乌鸦的头巾一样。 - 译文:绿萝和翠竹相伴,我穿着白衫如乌鸦般庄重。 2. 久湿愁侵骨,新晴喜见人。 - 注释:长时间潮湿让我感到忧愁浸透心扉,新的晴天让人心情愉快并见到亲人。 - 译文:长时间的潮湿让心情变得郁闷,而晴朗的日子使人愉悦,能见到亲朋好友。 3. 天高纵乌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情感。赏析时首先要指出该词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句进行赏析。“五老峰”是泰山著名的名胜之一。此诗描绘了五老峰险峻奇特的景象。 译文: 五老峰高耸入云,山形峻峭,似虎豹一般;山上长满青草,郁郁葱葱。我怀疑那是从庐山飞来的石头,在风雨中忽然来到这山下。 赏析: 首句点题,点出五老峰的位置。“崚嶒”,意思是山峰挺拔而险峻
【注释】: 君家汉水曲:你的家门在汉水中。 相近武陵源:你与风景名胜的武陵山相近。 分得武陵花:你得到的是武陵地区的花朵。 春雨燃山园:春雨滋润着山园。 【译文】: 你家住在汉水弯曲的地方,你和风景如画的武陵山很近。 你得到的是来自武陵的花,春天的雨水把山上的园子都润湿了。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诗人通过描写桃花洞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
【注释】 蟠:盘结。 柏:柏树的种子。 子:指柏树之实,也指果实。 佛祖:即释迦牟尼,印度古称。 西来意: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了知柏即亭:明白了这个柏树就是那个亭子。 第一义:最基本、最重要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蟠柏亭时所做。“蟠柏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因寺内有一株古柏,树根盘曲如龙形而得名。此诗首二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注】1. 班荆:把荆条铺在地上坐。2. 过帆:飘浮的帆船。 【赏析】此词写于作者任建康通判时,是送别友人的一首小词。 上片起三句描绘一幅水天相接、风景优美的画面;下片二句写送行者在江边远去的情景。“沙鸟飞云外”一句,化用李群玉《送友人之江西》诗:“烟波万里送行舟,雨露千山迷去路。”“沙鸟”指江上的白鸥,“云外”指天际。这句说江上白鸥展翅高飞,似乎已飞越了云端。 全词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注释】1.鼓吹:古代的一种乐器,有铜制和竹制两种。用牛角制成的叫做“通”,用竹子制成的叫做“竖”。2.竞:争先恐后。3.驿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官道。4.宫商:指音律中的宫(声)和商(声)。 【赏析】此诗写池塘水边两只黄莺对唱。首句“儿童村巷竞走”,描写了儿童们活泼、自由、好胜的性格,也写出了儿童们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特点。第二句“鼓吹驿路喧阗”,描绘的是喧闹的街市景象,烘托了儿童们的欢快心情
这首诗是杜甫为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时所写。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 1. 暂辍编摩去,行行入豫疆。 暂停笔耕休息,踏上征途进入豫州。 注释:这里的“编摩”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活动,即撰写文章;“豫州”指的是今天的河南地区。 2. 驱车游宛洛,立马问韩梁。 驾车游览宛城和洛水,停下马询问韩愈和梁鸿。 注释:“宛”、“洛”均为古地名,这里泛指中原大地;“韩”、“梁”分别指韩愈和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