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少人行,冷然发孤想。
清风松上来,此是天籁响。
注释:郭比部花园十二首之天均洞
洞口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行走。
清风吹过松树,发出阵阵响声。
这是天然的乐音,仿佛从天而降。
洞口少人行,冷然发孤想。
清风松上来,此是天籁响。
注释:郭比部花园十二首之天均洞
洞口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行走。
清风吹过松树,发出阵阵响声。
这是天然的乐音,仿佛从天而降。
丘谦之自衡山来辱枉新诗并遗万年三株衡山石一片报谢 五岳壮游遍,阳春泰雅存。 红颜谢冕黼,白眼向琴尊。 紫袖朱弦动,清歌玉露繁。 雄心付两屐,彩笔问三源。 江汉风仍在,岣嵝碣可扪。 元夷迷晓梦,宝洞驻征辕。 练景飞双鹤,仙岩闻夜猿。 不知曾眺咏,何以遂孤骞。 江介回仙舫,光风到荜门。 三株披石秀,一片动云根。 丽藻来相讯,瑶华不足论。 有怀操杖履,未暇效盘餐。 似接芙蓉面,如闻金简言。 忧思惭阮籍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小令。全词借咏仙枣,抒写自己对人生短暂、富贵无常的感慨。首二句写“仙枣”千年不肯实,但一旦结果却大如瓜;三句写有人偷吃仙枣,四句写神仙之果飞入紫霞之中。五到十句写神仙所遗仙枣,十二句写玉门仙枣纷如麻;十一至十六句写王母降汉时带来的仙枣。最后两句写仙枣已化为枯树残根,但仍然有新的仙枣生长出来。 【答案】 仙枣千年不肯实,一朝结果大如瓜。何来小吏偷啖之,须臾白日飞紫霞
【注释】 法藏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古刹指古寺,城西即指西安的城西;莲花处处开:佛寺中种有很多莲花,故有此说; 金轮平地转:轮为佛教用语,轮相指佛的身相,这里比喻佛法如轮;香雨半天来:佛寺中常燃香料,香烟袅袅,如雨般下,故云香雨; 清话逢元度:与和尚清谈;论文有辨才:和和尚辩论,有辩才; 真如非幻境:真如是佛教语,意译作真实、本来、真理等,真如非幻境即不是幻想的境界。 【译文】 法藏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的豪迈心情。下面我将对每一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苑西古殿郁崔嵬 注释: 苑西有一座古老的宫殿,它雄伟壮观。 赏析: 这句诗通过"郁崔嵬"这个形容词,描绘了宫殿的古老和宏伟,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2. 辇路云封昼不开 注释: 在晴朗的日子里,辇路上被云雾封锁,无法通行。 赏析: 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神秘或幽静的氛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四句写宣宗陵墓所在之地的山川形胜;后四句写皇帝到宣宗陵墓祭祀时的情景。 “遣祀景陵”,遣——派遣,遣祀——祭祀,景陵——皇帝的陵墓。 “宣皇陵庙天山里,王气青葱锁帝梧。” 天山——山名,在今新疆中部。唐代以“天山”为地名者
诗句释义与译文 解析明代郭正域七言律诗《题木兰寺》 1. 丹梯翠殿俯穹苍,万仞千盘接渺茫(丹梯翠殿俯苍穹,万仞千盘接渺茫) - 注释:描述寺院建筑的壮丽与山峰的雄伟。 - 翻译:寺庙的高塔和殿宇仿佛俯视着苍茫的天空,山势如同万仞般高耸,层层叠叠直至天际。 - 赏析:此句通过视觉描绘,展现了寺院的庄严与宏伟,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2. 山势欲凌碧落近,香烟直与紫霄长(山势欲凌碧落近
“湖中五老峰,去天不盈尺。涧底白云生,五老头俱白。”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登庐山五老峰》。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诗句原文: - 湖中五老峰,去天不盈尺。 - 涧底白云生,五老头俱白。 2. 逐句解析: - “湖中五老峰,去天不盈尺”:描述了五老峰坐落在湖中的景色,其高度足以接近天空。这里的“盈尺”意味着距离非常近,几乎触及到天际。 - “涧底白云生,五老头俱白”
楼阁层层上苑墙,昔人于此醉为乡①。 烟横巫峡千山暮,雨过潇湘一水长②。 依旧晴川云尽白,不知尘世鹤曾黄。 从教玉笛频吹彻,只恐神仙亦渺茫。 注释: 楼阁层层高耸入云,是古代皇家的御花园,这里曾是古人饮酒作乐的场所,他们在那里陶醉其中,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家乡。 烟雾弥漫在巫峡山脉中,仿佛将整个山峰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而当雨水滴落在潇湘江面上时,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显得十分宁静。
【注释】 ① 晴川:晴朗的江面。漠漠:水波荡漾的样子。雨垂垂:雨点纷纷而下的样子。张郡丞李别驾:唐代诗人张籍曾任郡丞,李中、李端曾任别驾,都是地方官。司理:掌管司法的官员。二首:指此诗和第二首。 ② 神女云来行昼夜:神女乘云而来,昼夜都来游观。行昼夜:来来往往。大王风起斗雄雌:形容狂风大作,像大王一样。“大王”是古人对君主或英雄人物的尊称。这里比喻狂风。 ③ 信有酒人能画鹤
【注释】 ①丹梯、缥缈:形容高峻的楼阁。丹丘,神话中的山名,在昆仑山之西。 ②瀛海三千界:指浩渺无际的海洋。瀛海,大海。 ③十二楼: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赏析】 此诗是李白登黄鹤楼所作。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鹄矶上。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61年)。前二句以黄鹤楼上望见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只见天光云影中,一座巍峨高耸入云的黄鹤楼直冲霄汉
赠缪仲醇 有客神交已十年,论文说道更谈天。 江湖避世如吴札,肝胆倾人似鲁连。 送汝寸心千里去,怀人尺素隔年传。 致声西省同心客,天地风波已晏然。 注释: - 有客神交已十年,论文说道更谈天:指与朋友的交往已经十年,在谈论学问和道理方面更是深入讨论。 - 江湖避世如吴札,肝胆倾人似鲁连:意思是说,我在江湖中避开世俗的生活,就像古代的吴札一样,我的内心充满了对人的真诚,就像古代的鲁连一样。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要求学生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翻译出诗句的意思,同时要结合注解进行赏析。此题中注意以下四点:一、“张公画龙人不识”,句中的“张公画龙”指张僧繇的画。二、“笔法远自僧繇得”一句的意思是说张僧繇作画的笔法
夕云敛余晖,稍稍归鸟集。 傍晚时分,云彩收敛了夕阳的余光,几只鸟儿也慢慢归来栖息在树梢上。 清磬林际浮,樵歌峰外急。 清脆的寺庙钟声飘荡于树林之间,远处传来阵阵山间樵夫的歌声,节奏急促而欢快。 怀人南斗边,露下银汉湿。 心中思念的人就如天上的星宿一样,位于天枢星的南面,我站在银河旁边,看着星星点点,心情不由得感到湿润。 瑶草春复生,深山共谁拾。 春天来临,那些生长在深山中的瑶草又开始生长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天均”是山名,在今湖北黄安西北。《水经注》卷四《江水》云:“汉水又东径天均山……山有石室,高数十丈,其门常启闭。”郭璞曾于天都山采药,因见山形似屏风,遂名此山为天都山。 【答案】 满地种荷花,红妆照绿水。 白鹭不惊人,立在荷花里。译文:满地种着荷花,红色的花瓣像新娘的红妆映照在碧绿的水中。 它静静地立在荷花中。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
【注释】 郭比部:指唐代诗人郭震。天均洞: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内。 燕支山:又名单于障,在今山西太原市北。明翠黛:形容山色青翠欲滴。芙蓉花:荷花的别名。 【赏析】 此诗是郭震《游天均洞》的第二首。前两句写天均洞一带的自然风光;后两句写游洞时所见的景色及感受。全诗清新自然,如画如歌。 “郭比部花园十二首”是一组七言绝句组诗,共十二首。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七百二十个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注释:郭比部的花园在江南,二三月份是阳春三月,大地充满了生气。花园里万花盛开,其中最为深处的是读书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二月的花园景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首句“江南二三月,大地皆阳春”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季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接着用“万花”作为引子,形象地勾勒出花园里的繁华景象,既有花朵的艳丽,又有读书人的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