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滥若工,重来亲见泰交风。
明廷果是俞兼咈,介性何知迎与逢。
凤语琳琅天吐白,龙颜晬穆日含红。
此行不减桓荣宠,子子孙□咏帝功。

我们将逐句解析这首诗《文华殿召对》。

  1. 十八年前滥若工
  • 注释:十八年前,指诗人被召入翰林院的时间;“滥若工”形容当时的政治环境或氛围。
  • 译文:十八年前,你被召入翰林院时,朝廷的政局和氛围如同泛滥的水流一样。
  1. 重来亲见泰交风
  • 注释:“泰交风”可能指的是盛世的政治风气或与皇帝的良好关系。
  • 译文: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与皇帝之间良好的交往。
  1. 明廷果是俞兼咈
  • 注释:明廷,即明朝政府或皇帝;“俞”和“咈”都是古文中的词汇,这里可能指的是正直和直言不讳。
  • 译文:明朝的政府或者皇帝确实是一个既正直又敢于直谏的人。
  1. 介性何知迎与逢
  • 注释:“介”,在这里可能是指有原则、有底线的人;“迎与逢”意为迎合或逢迎。
  • 译文:作为一个有原则和底线的人,你怎么会去迎合或逢迎呢?
  1. 凤语琳琅天吐白,龙颜晬穆日含红
  • 注释:“凤语”和“龙颜”都是古代用来形容皇帝的词语,这里的“吐白”和“含红”可能是指皇帝的脸色变化。
  • 译文:就像凤凰在天空中飞翔,吐出美丽的羽毛,而龙颜则庄严而庄重,每天的变化都充满了色彩。
  1. 此行不减桓荣宠,子子孙孙咏帝功
  • 注释:桓荣,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以颂扬功德著称;“咏帝功”意味着歌颂皇帝的功绩。
  • 译文:这次的恩宠不会减少桓荣那样的荣耀,你的后代将会继续歌颂皇帝的伟大功绩。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文华殿受到皇帝召见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皇帝正直无私的赞赏。诗中通过描绘皇帝的仪容和行为,展现了他的形象威严且富有智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地位和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继承父亲的光荣传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君臣关系和政治理念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