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昼敝接群工,仿佛唐虞喜起风。
外吏被宣称旷典,至尊垂问庆躬逢。
木天记注云侵墨,□藻□□日映红。
辑瑞此番洵独盛,司存表率愧无功。
【诗句释义】
文华殿召对:被天子召见,接受询问。
文华昼敝接群工:文华殿中,白天昏暗,接引着众多的工匠。
仿佛唐虞喜起风:好像唐代的尧、舜一样喜悦地兴起了风。
外吏被宣称旷典:外面的官吏受到称赞,他们被宣扬为有旷达的气度。
至尊垂问庆躬逢:皇上垂询慰问,庆祝自己有幸遇到这样的盛世。
木天记注云侵墨:木天经的记载淹没在墨迹之中,形容记录的丰富和浩瀚。
□藻□□日映红:□字是“藻”字的繁体,□藻□藻指的是藻井,藻井中的藻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辑瑞此番洵独盛:整理吉祥之物,此次确实特别繁荣。
司存表率愧无功:掌管保存这些吉祥之物的人觉得惭愧,因为自己的功绩不足以与之相匹配。
【译文】
在文华殿上,白天昏暗,接引着众多的工匠。好像唐尧、虞舜一样喜悦地兴起了风。外面的官吏被称赞为有旷达的气度。皇上垂询慰问,庆祝自己有幸遇到这样的盛世。木天经的记载淹没在墨迹之中,表示记录的丰富和浩瀚。藻井中的藻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理吉祥之物,此次确实特别繁荣。掌管保存这些吉祥之人觉得自己惭愧,因为自己的功绩不足以与之相匹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皇帝在文华殿召见群臣的情景。首句“文华昼敝接群工”,描绘了文华殿中,白天昏暗的景象。接着两句,诗人以“仿佛唐虞喜起风”来比喻君臣之间的愉悦和和谐,表达了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第三句“外吏被宣称旷典”,描绘了朝廷内外官员们受到称赞的场景。第四句“至尊垂问庆躬逢”,表达了皇帝垂询慰问臣子的喜悦之情。第五句“木天记注云侵墨”,以“木天”指代《木天小录》,用“侵墨”来形容记录的丰富和浩瀚。第六、七句“□藻□□日映红”,通过描写藻井中的藻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景象,展现了皇宫内部的华丽与富丽堂皇。最后两句“辑瑞此番洵独盛,司存表率愧无功”,诗人以“辑瑞”指代吉祥之物,表达了整理这些吉祥之物时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掌管保存这些吉祥之物方面的羞愧之情,认为自己的功绩不足以与之相匹配。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既描绘了皇帝与群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又体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