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峰头纵大观,千岩万壑品题间。
卜居拟入烟霞洞,设险还依虎豹关。
未暇罗浮寻石室,不须勾漏觅金丹。
何年整顿乾坤了,决计携家入此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耒所作的一首游山诗。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游六王山”
- 这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正在游览六王山。”游”字在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向往,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六王山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名词,代表了某种精神追求或理想之地。
第二句:“第一峰头纵大观”
- “第一峰头”指的是六王山的最高处,“纵大观”则表达了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的感觉。这里的“纵”意味着放眼望去,而“大观”则表示壮丽的景象或深刻的领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震撼。
第三句:“千岩万壑品题间”
- 这句话进一步扩展了上一句的意境,描绘了山中的千岩万壑,每一座山、每一道峡谷都仿佛在等待着诗人去品评和探索。这里的“品题”可能是指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思考,也可能是指对山水之间关系的品味。
第四句:“卜居拟入烟霞洞”
- “卜居”通常指选择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六王山的一个比喻,表示他打算在这里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拟入烟霞洞”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如同进入一个充满烟霞的洞穴一般,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第五句:“设险还依虎豹关”
- “设险”指的是设置防御工事,而“虎豹关”则可能是指山上的某个关口或要塞。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安全和保护的思考,他可能认为在六王山这样的环境中,需要警惕和准备应对各种挑战。
第六句:“未暇罗浮寻石室”和“不须勾漏觅金丹”
- “罗浮”和“勾漏”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所,分别位于广东和福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是否能找到这些仙境之地不感兴趣,反而更关心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生活琐事。这表明诗人在追求精神上的升华的同时,并不放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享受。
第七句:“何年整顿乾坤了,决计携家入此山。”
- 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一种豪迈的情感和决心。”整顿乾坤”意味着改变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决计携家”则表明他不仅自己会去这个地方修行,还会带上家人一同前往,共同体验这种精神的旅程。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六王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对家庭亲情的重视。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山峰、岩石、山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如“烟霞洞”、“虎豹关”等,也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深度。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让人读来既有视觉上的享受,又有心灵上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