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簇琅玕翼翼亭,江山千载重斯名。
岁寒有节凌霄汉,昼静无尘到几屏。
摘寔尚堪供凤食,开窗时复听莺鸣。
主人若欲添风月,快剑还须斩数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要求分析出关键词的意境和作用。
(1)
竹亭:即竹亭寺。竹亭寺位于浙江长兴县西南的天柱山中,始建于东晋咸康五年(339年),是当时佛教高僧竺道生讲经讲律的地方,也是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礼佛讲法之所。
(2)
簇簇琅玕翼翼亭:簇簇、琅玕,都是对竹子的美称;琅瑽,美玉。形容竹亭周围竹林茂密,景色秀丽。
(3)
江山千载重斯名:指竹亭历经千年之久仍然名声不衰,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了文化的传承。
(4)
岁寒有节凌霄汉,昼静无尘到几屏:在严寒时节仍保持坚韧不屈之志,不受世俗之累,体现了高洁的人格;在宁静的午后,清风拂过竹亭,使竹亭内外一片清净,如同到了屏风之间。
(5)
摘寔尚堪供凤食,开窗时复听莺鸣:摘取竹笋,尚能供凤凰食用;打开窗户,时时可以听到黄莺的鸣叫。
(6)
主人若欲添风月,快剑还须斩数茎:如果你希望增添风月之美,那就要像快剑一样果断地割去一些无用的东西,才能使风月更加美好。这里比喻清除那些无用的、阻碍发展的事物。
【答案】
示例一:
①“竹亭”“竹”字重复,突出竹子的特性。②“簇簇琅玕翼翼亭”写竹亭周围的美景。③“江山千载重斯名”表明竹亭历史悠久,名扬四海。④“岁寒有节凌霄汉”表现竹子不畏严寒,坚韧不屈。⑤“昼静无尘到几屏”描写了竹亭的清幽与雅致。⑥“快剑还须斩数茎”比喻要除去一切阻碍发展的东西。⑦“主人若欲添风月”比喻要除去一切阻碍发展的旧事物。⑧“快剑”比喻要果断、坚决。⑨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竹亭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
①“竹亭”即竹亭寺。②“簇簇”“琅玕”均为对竹子的美称。③“翼翼亭”表现了竹亭的优美景致和建筑风格。④“江山千载重斯名”表明竹亭历史悠久,名扬四海。⑤“岁寒有节凌霄汉”描绘了竹子在寒冬中依然枝繁叶茂的傲骨。⑥“昼静无尘到几屏”描写了竹亭的清幽和雅致。⑦“快剑还须斩数茎”比喻要除去一切阻碍发展的东西。⑧“主人若欲添风月”比喻要除去一切阻碍发展的旧事物。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竹亭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