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声名达九重,祇承敕命见褒崇。
冰衔方睹容台秩,墓域俄成马鬣封。
宿草萧萧经暮雨,白杨飒飒动悲风。
无由远致生刍奠,引睇天南意不穷。

【注释】

一自声名达九重:一自从你的声誉名声传到了皇宫深处。

祇承敕命见褒崇:只是恭敬地接受了皇帝的诏书,接受朝廷的表彰和尊崇。祇承,恭敬;敕命,诏书。

冰衔:像冰一样的寒气。方睹:方才看到,这里指见到皇上恩宠的诏令。容台:指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秩,位次,等级。

墓域:墓地。马鬣:古代帝王陵墓前立石为马,其上刻有铭文。马鬣,即碑文,这里指墓碑上的文字。

宿草:坟墓上的野草。萧萧:风吹草木之声。经暮雨:经过黄昏的风雨。

白杨:白色的杨柳树。飒飒:风吹树叶的声音。动悲风:使悲哀的气氛更加浓重。

无由远致生刍奠:没有办法亲自到墓地上献上一束新草作为祭品。

引睇(ti)天南意不穷:抬头望着南方天空,心中的感情没有穷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丁鸿在元帝即位后所作的挽歌诗。当时丁鸿官至太常博士,他因直言极谏得罪权贵,被免职放归乡里。后来听说元帝即位,又召为议郎、待诏中书,但他仍忧心忡忡,对国家政治失去信心而感到失望与绝望。因此写下这首悼念朋友的挽歌词。

首联“一自声名达九重,祇承敕命见褒崇”,写诗人因直言极谏得罪权贵而遭放归乡里,但后来又被召回任太常博士,受到元帝的赏识和重视。这两句既表明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不幸的曲折经历,也表现了他坚持正义的精神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颔联“冰衔方睹容台秩,墓域俄成马鬣封”,写诗人在太学时曾向汉元帝上书劝谏,希望元帝不要过分奢侈,要爱惜百姓,注意农桑。然而元帝却认为他多嘴多舌,将他贬出宫去。后来诗人又被征召为博士、待诏中书,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苟同世俗,因此再次受到排斥。这时诗人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声名已经传到皇宫深处,得到了元帝的认可和重视。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忧心忡忡,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虑。

颈联“宿草萧萧经暮雨,白杨飒飒动悲风”,写诗人在元帝身边担任侍讲之职,经常与元帝谈论国事,希望元帝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采取正确的措施,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元帝却听不进他的劝告,反而更加骄奢淫逸。这时诗人看到元帝身边那些花草树木都显得萧瑟枯萎,不禁感慨万分,为元帝身边的花草树木感到悲伤。

尾联“无由远致生刍奠,引睇天南意不穷”,诗人看到元帝身边的人都在为元帝举行各种祭祀活动,而他却始终未能得到元帝的谅解和宽恕,心中充满了失望与绝望。因此,他只能远远地注视着天边的天空,心中的感情没有穷尽。这最后两句既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一种担忧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