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寺下暂维舟,罨画楼台玉树秋。
过客径须寻漏令,老僧犹似坐舒州。
湾前金锁花如浪,槛外芳云静不流。
谁向经筵谈法偈,菩提风露冷飕飕。

《泊飞来寺》

飞来寺下暂维舟,罨画楼台玉树秋。

过客径须寻漏令,老僧犹似坐舒州。

湾前金锁花如浪,槛外芳云静不流。

谁向经筵谈法偈,菩提风露冷飕飕。

【注释】:

①“飞来寺”:在安徽宣城。“暂维舟”,暂时停船。“罨画”指彩绘的图画。“玉树”指树木美如玉雕。“秋”字点明时间是深秋。“漏令”即漏壶上的计时器。“老僧”指寺院里的和尚。“舒州”即舒州院(在今安徽省宿松县),宋时为舒州安抚使治所,建有佛宇。

②“湾前金锁”二句:写寺院门前的水波、花影和云彩变幻的景象。“湾前”指靠近湖边的弯处。“金锁”指寺庙前的山石或水闸。“花如浪”形容花影像波浪一样翻涌。“芳云”指美丽的云彩。“静不流”指云彩静静地没有飘动。

③“谁向”二句:写诗人在僧人面前谈论佛法。“谁向”指谁在僧人面前讲经说法。“法偈”指佛教的经文、佛语。“菩提风露”指佛教中的禅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理解。

④“菩提”二句:写诗人在僧人面前谈论佛教教义。“菩提”指佛教中的觉悟。“风露”指佛教中的禅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在飞来寺下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首句“飞来寺下暂维舟,罨画楼台玉树秋。”描绘了诗人在飞来寺下停船的情景。这里的“飞来寺”指的是位于安徽宣城的飞来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诗人在这里停船,是为了欣赏那迷人的美景。

第二句“过客径须寻漏令,老僧犹似坐舒州。”则写出了诗人在飞来寺中的感受。这里的“漏令”指的是计时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僧”则是指那位年长者般的和尚。诗人在这里用“犹似”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年长者般的和尚的敬仰之情。

诗人分别描述了湾前的金锁和槛外的芳云。其中,“湾前金锁”描绘了湾前那如波浪般翻涌的美丽景象;而“槛外芳云”则写出了芳云静静地飘浮在空中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与僧人的一段对话。诗人向僧人询问佛法,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而僧人则以平静的态度回应,让诗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佛教禅宗的意境,也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净化和提升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飞来寺下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悟。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