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蘋踪何处寻,辽阳万里塞云深。
趋朝自献遐方物,遗橐谁还旅次金。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
康山山上重丘首,一见丰碑泪满襟。

陈孝子

义士蘋踪何处寻,辽阳万里塞云深。

趋朝自献遐方物,遗橐谁还旅次金。

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

康山山上重丘首,一见丰碑泪满襟。

注释:

  1. 义士苹踪:指那些为正义而牺牲的义士们,他们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上,无法追寻。
  2. 辽阳:指辽宁省的辽阳市,当时是边远地区。
  3. 趋朝:向朝廷进献贡品。
  4. 遗橐:遗留下来的包裹或行囊,这里指代为朝廷贡献的礼物或物资。
  5. 滕氏室:滕氏家族的家室,指代滕氏家族的墓地或纪念地。
  6. 苍天:指天空或苍天之意,表示对义士们的尊敬和哀悼。
  7. 康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的支脉之一,因地势险峻而闻名。
  8. 重丘首:形容山峰重叠,如同一个巨人的头。
  9. 丰碑:指刻有历史功绩或英雄事迹的石碑,这里指代为义士立下的丰功伟绩。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义士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人以“义士苹踪”开篇,描绘了那些为正义而牺牲的义士们已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上,无法追寻的情景;接着以“辽阳万里塞云深”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边远之地。然后,诗人转向“趋朝自献遐方物”,表达了向朝廷进献贡品的行为,以及为朝廷贡献礼物或物资的责任感。最后一句“遗橐谁还旅次金”,则暗示了这些礼物或物资最终被遗留下来,无人归还,表达了对义士们的深切怀念和敬意。

诗中“黄土不迷滕氏室,苍天犹感少元心”两句,通过赞美义士滕氏的家室(即墓地或纪念地)和表达对义士精神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义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义士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认为即使身处边远之地,义士的精神也不会迷失,依然能够感动苍天。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义士们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又展示了诗人对义士精神的高度赞扬和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