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致生刍奠,徒歌薤露悲。
临风重哀些,聊用写衷私。
注释:未致生刍奠,徒歌薤露悲。临风重哀些,聊用写衷私。
袁公,即明代太常少卿、著名学者和文学家袁于令。于令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以诗文见长,著有《海巢诗集》。
未致生刍(chu):未送上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
徒歌薤(ài)露悲:(徒歌)唱出《薤露》的曲调来哀悼。薤露,指曹操所作的《薤露行》,为挽歌。
临风重哀些:(在秋风中)再次表达我的哀痛之情。
聊用写衷私:(姑且用来抒发内心的忧伤。)
未致生刍奠,徒歌薤露悲。
临风重哀些,聊用写衷私。
注释:未致生刍奠,徒歌薤露悲。临风重哀些,聊用写衷私。
袁公,即明代太常少卿、著名学者和文学家袁于令。于令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以诗文见长,著有《海巢诗集》。
未致生刍(chu):未送上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
徒歌薤(ài)露悲:(徒歌)唱出《薤露》的曲调来哀悼。薤露,指曹操所作的《薤露行》,为挽歌。
临风重哀些:(在秋风中)再次表达我的哀痛之情。
聊用写衷私:(姑且用来抒发内心的忧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概括和分析。 题干要求赏析诗句“竹风消暑气,松雨滴秋声。挥麈谈无倦,焚香坐到明。”。 首先看前两联,写到了“斋居”之环境。“竹风”“松雨”点出季节,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静。“消暑气”与“滴秋声”都表现了环境的凉爽宜人,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诗句释义: 鞍马辞乡邑,长亭复短亭。 弓盘苍兕角,箭插皂雕翎。 罗逻歌难和,巴渝曲好听。 云南天万里,几月到边庭。 译文: 告别家乡的城镇,在长亭与短亭之间不停前行。 用弓盘绕着苍劲的犀牛角,箭矢上绑着锐利的皂雕羽毛。 罗逻的歌调难以合奏,巴渝的曲子让人陶醉。 遥远的云南天空辽阔无垠,何时才能到达边疆? 注释: 1. 鞍马:指马匹,鞍和马。这里指的是范先生即将踏上从军之路,离开家乡
【注释】 曹氏贞节卷:指曹氏的贞洁事迹。曹氏,东汉时人,字孟德,是曹操的母亲。曹氏在曹操幼年时被选入宫,后来生下曹操,曹操继位后封她为“文昭太后”。曹氏为人贞烈,以身许国,对曹操有养育之恩,故曹操对她十分孝顺,并尊奉她为母亲。“贞节”即表示她的节操,“卷”就是册页。 两鬓蓬:指发已花白。 素心同玉洁:指曹氏内心纯洁如玉,不为尘俗所染。 无梦妒春红:指她没有嫉妒春天的红花,比喻她不羡慕荣华富贵。
【注释】 和少司成张公:和,作者的朋友。张公:指张九龄。少司成:官名,掌学校教育。碧筱拂檐端:碧竹的幼苗拂过房檐。森森玉几竿:绿竹如玉,挺拔有劲。四时不改色:四季常绿。六月自生寒:六月天热,但竹子仍青翠。笋茁含斑箨:竹子长出嫩芽,带着褐色的笋壳。丛深集翠鸾:竹林深处聚集着翡翠般的鸟儿。烦君常爱护:请您常常爱护它。晚节拟同看:我也要像它一样,晚年保持节操。 【赏析】
【注释】 1. 和:应和,即写诗来回应。 2. 李司训:李迪的表弟,名不详。 3. 琅琊寺:在今山东省临沂市。 4. 荒郊:指荒凉的郊野。 5. 鸿:雁。 6. 鸐:鹌鹑。 7. 霜翎:即冰凌(háng),指鸟的翅膀。 8. 太古:远古。 9. 西竺(zhuó):梵语音译,指印度。 10. 俗念:尘世的念头。 【译文】 春天刚到的时候,古寺就到了这里,荒凉的郊野里草还未长出嫩绿的颜色。
【注释】范先生:诗人的朋友范阳人,字子侯。英英:英俊的样子。从军云南:随军前往云南作战。二首:这是其中的一首。其一:诗的前两句写朋友的志向不凡。束书:把书捆起来,指告别。仗剑去从军:提着剑,准备上战场。湘江:即今湖南洞庭湖,在湖南岳阳市西。蜀道:四川的山路。安边:使边疆安定。有策:有办法、有策略。行见:不久就会见到。立奇勋:立下显赫的战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解析: 1. 试马郡城东:描述了诗人在郡城东侧骑马的情景。 2. 双旌飏晓风:双旌指的是两杆旗帜,飘扬在清晨的微风中。 3. 柳堤萦嫩绿:柳树的堤岸被新生的绿色环绕。 4. 苔径落残红:苔藓覆盖的小径上散落着落花的色彩。 - 译文: 试马郡城东部,两杆旗帜随风飘扬。 柳堤缠绕着新绿,小径覆盖着落花的痕迹。 担任郡守时逢国泰民安之年
浦氏的隐居之处,山中的房屋只有几间。翠绿的树木掩映在寒烟外,清脆的泉水声在石头间回荡。李愿住在盘谷,王维住在辋川,你的家族诗礼昌盛,子孙必定贤能。 注释: - 浦氏:指浦氏家族,这里可能指的是浦氏家族的隐居之地。 - 幽栖处:指隐居的地方。 - 屋数椽:几间屋子。 - 翠寒烟外树:形容树木苍翠欲滴,仿佛在烟雾之外。 - 璚响石间泉:形容泉水清脆悦耳。 - 李愿依盘谷:李愿隐居在盘谷。 -
【注释】 国子司业:官名,为六部尚书之一。张公玄略:指唐代张说(yuè),字道济。曾施经济才:指张说曾经施行过政治经济政策。暮年居璧水:指张说晚年时居住于洛阳的西城北郭处。一朝赴泉台:指张说在天宝三年(744)去世。太史:古代掌天文历法和祭祀礼仪等事的官职,此处指张说的门客,也作“太史”。遗事:指张说生前所记载的事迹。诸生:泛指学生、门生。八哀:指张说去世后,学生门生所写的哀悼诗文。音容
【注释】龙兴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无为禅师:即慧能大师,禅宗五祖之一。东海藏主:慧能大师晚年住于江西袁州,有“东土人天眼”,故称其为东海藏主。二首:指《赠无为禅师》和《赠别无为上人》。 【赏析】 我爱禅师好,长斋养性灵。 开窗分树绿,挂衲近松青。 鹤警云间锡,龙听月下经。 安心应有法,自可引修龄。 这首诗是诗人对慧能的颂词。诗中以“我爱禅师好”开篇,表达了对无为禅师的深厚喜爱之情
太常袁公廷玉哀挽 东浙生英杰,芳猷著盛时。 家传先世德,人仰老成仪。 卓荦儒林彦,渊源学海师。 雄词司马赋,健笔少陵诗。 美璞宁终閟,奇才自不羁。 矧精神鉴术,蚤受圣君知。 运际风云会,官升礼乐司。 祝禧资赞翼,稽古见施为。 宣室频承召,瑶坛或侍词。 礼行随玉藻,斋罢奏金芝。 政拟酬嘉惠,何期迫耄耆。 引年辞膴仕,锡命出彤墀。 赐杖鸠镌玉,悬车锦撤帷。 商颜名可并,洛社迹能追。 北海尊常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描绘了作者对独庵少师姚公端的敬仰之情。 宝历开昌运,耆英起盛时。 这句话表达了姚公端在唐朝宝历时期开启昌运,成为耆英的盛世之主。 明良欣际遇,教化待维持。 这句诗描述了姚公端与明君良士相遇的美好时刻,以及他需要继续维护和传承的教育理念。 出处原非偶,登庸不后期。 这句话表明姚公端并不是偶然出现的杰出人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努力才达到这样的成就。 道能侔稷契
【注释】 学圃:指黄公度,字元度,号学圃,北宋时人。哀挽:哀悼挽词。 闻讣情逾切:听闻噩耗(丧事)心情异常悲痛。 思韩意益虔:想到韩愈,心意更加虔诚。 心丧:内心悲伤。 徒自服:徒然悲伤。 祖奠:祭祖,表示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 伊洛:指孔子及其弟子。伊尹、吕尚、周公都是儒家推崇的古代著名政治家。 河汾:指唐玄宗李隆基。河汾宫,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是唐代玄宗为怀念其母窦氏而建的道观
【注释】 海珠:即广州,古称海珠。李忠简公:指李纲。宋末大臣,抗金名将。 谒:祭祀。 卜筑:选择建屋之地。绀园:指广州南郊的南海神庙(今光孝寺)。 涛洒琴书润:波涛冲击着琴书。涛,大海;琴书,泛指书籍。 珠擎栋宇浮:珍珠支撑大厦。珠擎,珍珠承托;栋宇,大梁和房柱。 下帷修素业:放下帷幔专心修习正道。下帷,收起帐幕;素业,纯洁的事业。 通籍赞皇猷:取得功名以辅佐君王的谋划。通籍,取得功名,进入朝廷
【注释】: 拥书楼:藏书楼。 谱系宗文献:指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着文化、学术的血脉和文献资料。 家声振里闾:家庭声名在乡里间传播,声誉显赫。 危楼偏壮丽:高高的楼阁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乔木自扶疏:高大的树木自然挺拔,枝叶繁茂。 嗣守先人学:继承和学习祖先的学问。 相传百世书:书籍代代相传,流传不息。 绝胜扬子宅:胜过扬雄的宅院,扬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 端似邺侯居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征伐蛮族的将军出征前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寄都指挥使韩公时征猺在柳庆(寄给都指挥使韩公:在柳庆征伐蛮族) - 寄给都指挥使韩公:寄给韩公(韩公:韩公,指韩都指挥使)。 - 时征:当时正在征伐。 - 猺(yuā):古代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 在柳庆:柳庆是地名,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州或郡。 2. 韩侯英誉重雄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