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
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
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
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感古十四首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

楚昭王治理国家,怎么会遭遇灾难?

股肱谗慝,令尹子常。

他的亲信小人是贾谊、刘向上。

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他残暴地杀害了邓宛,掠夺了百姓的良田。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

楚国用皮裘赏赐给诸侯,唐朝用玉带赐给群臣。

三年淹恤,宠赂莫章。

他们三年来对百姓的恩惠和赏赐,却没有得到彰明。

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柏举战役失败了,子常逃到郑国躲避。

曷磔其体,曷斧其吭。

为什么要分裂他的四肢,砍伐他的头颅?

斯人逃罪,国无纪纲。

这种人逃避罪责,国家就失去了法度。

所贵哲后,区别奸良。

最值得尊敬的是贤德的人,能够辨别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瓦也是庸,何怪奔亡。

瓦器也是庸器,为什么楚国会逃亡?

这首诗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政治腐败,权臣当道,国君昏庸无能的局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