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聿云暮,万方劳未还。
济师江上戍,转粟雪中山。
身等齐民列,名蠲力役班。
合将经月系,消折半生闲。
【注释】
-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这是一首五言诗,共二十六句,每句五字,押韵。
- 聿云暮:岁月匆匆流逝。
- 万方:天下各地。
- 济师:指军队出征。
- 转粟:输送粮食。
- 雪中山:指山中的积雪。
- 齐:古国名,这里泛指平民。
- 蠲(juān):免除。
- 经月系:被长期关押。
- 消折:消耗、折损。
【赏析】
这首《狱中杂纪》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一首诗。黄巢是唐末的农民军领袖,原为唐朝的下级军官,因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宦官专权,起兵反抗,建立大齐政权,后失败被杀。这首诗反映了起义军士兵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敌人的憎恨。全诗用词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诗的前两句“一岁聿云暮,万方劳未还”,意思是一年又一年地逝去,而战争尚未结束。这里的“聿”是动词,表示时间推移的意思,“暮”是形容词,表示时间的流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但战争还没有结束,国家仍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一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济师江上戍,转粟雪中山”,意思是军队驻扎在长江边,士兵们在雪地里辛勤劳作。这里的“济”是动词,意为渡过、通过,“戍”是名词,意为驻军,“粟”是名词,意为粮食。这两句描绘了士兵们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仅要渡过长江,还要在雪地里耕种,生活非常艰苦。
第三句“身等齐民列,名蠲力役班”,意思是我与普通百姓一样,不再承担沉重的劳役。这里的“等”是动词,意为并列、平等,“齐民”是指平民百姓,“蠲”(juān)是动词,意为免除、解除。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的怀念和感慨。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现在他已经不再是士兵了,而是与平民平等相处,不再承担沉重的劳役。
最后两句“合将经月系,消折半生闲”,意思是我将长时间被关押,消磨掉一半的生命。这里的“合将”是动词短语,意为应该、将要,“经月系”是指长时间被关押,“消折”是形容词,意为消磨、折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士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敌人的憎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平等和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