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悲先烈,虚名萃眇身。
局天非一日,画地又何人。
不献邹阳作,终知石父伸。
从来黄与绮,秦汉未称臣。
举世悲先烈,虚名萃眇身。
局天非一日,画地又何人。
不献邹阳作,终知石父伸。
从来黄与绮,秦汉未称臣。
诗句注释与赏析
- “举世悲先烈”:表达了世人对先烈的哀思和怀念。
- “虚名萃眇身”:指那些没有实际成就或贡献,却享有盛名的人。
- “局天非一日”:比喻改变局面或解决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 “画地又何人”:意味着即使是画出一片地来,又能如何呢?
- “不献邹阳作”:表示不愿献媚于权势之人,也即拒绝向权贵低头。
- “终知石父伸”:暗示最终会明白坚持正义的价值。
- “从来黄与绮”: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如黄霸和绮里季等,他们虽无显赫功绩但有清正廉洁的品质。
- “秦汉未称臣”:指出在秦朝和汉朝时期,像屈原这样的忠臣并未被君主所屈,依然保持独立人格。
译文
在这世界之中,人们都在哀悼那些英勇的烈士们,他们的名字被人们记住,但他们的实际贡献却被忽略。这些人只是拥有虚名,而真正的成就却难以衡量。他们如同被困在高墙之内,努力想要改变局势,但这并非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事。尽管有些人试图通过献媚他人来获得权力的认可,但最终他们会发现,这并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境遇。历史上有些人物虽然未曾留下显赫的功名,但他们的品德却是值得尊敬的。在秦朝和汉朝时期,像屈原这样的忠臣从未屈服于权贵的压力,他们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中各种角色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主义价值观的追求。诗中的主人公们,无论是历史上的人物还是现代社会中的人物,都面临着道德选择和社会评价的挑战。陈恭尹通过这些故事传达了一个信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名声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理想主义。他呼吁人们在面对世俗的诱惑时,要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即使这样做可能会遭遇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