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醒皆醉,斯人迩亦遐。
五车梁惠子,七叶汉张家。
每有乘桴叹,常深彼黍嗟。
乾坤无故国,白首尚天涯。

【注释】

挽张桐君四首:指代诗人对张桐的追悼。

醒皆醉:全天下的人都像喝醉了一样。

迩亦遐:你我之间也是天涯之遥。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人,姓姬名粱。

张家:张耳张苍兄弟的姓氏。

乘桴(fú):古代一种小筏子。

彼黍嗟:犹言“彼黍离”。《诗经·王风·黍离》中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句。

乾坤无故国,白首尚天涯:天地间没有自己的国家,到老还是漂泊在外。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一首五言排律。当时杜甫困守长安,怀念张桐,作此诗以寄哀思。

首联“举世醒皆醉,斯人迩亦遐”,意思是说当世之人都如醉如痴,而他与你相隔万里也感到遥远。这是写张桐与作者虽同处于乱世之中,但却有远隔天涯之感。

颔联“五车梁惠王,七叶汉张家”,意思是说张家的先祖曾为战国时梁惠王的座上宾,而张家的子孙却远离中原,流落异域。这里用典故,表明张桐一家遭受的不幸遭遇。

颈联“每有乘桴叹,常深彼黍嗟。”意思是说每次听到有人乘桴叹道:“我们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我就常常想起那些被战乱所伤的百姓,发出一声深深的嗟叹。“乘桴叹”、“彼黍嗟”都是借古讽今,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尾联“乾坤无故国,白首尚天涯。”意思是说天地间没有自己的国家,到老还是漂泊在外。这是对张桐一家命运的概括。最后一句“白首尚天涯”,是全诗的主旨,也是全诗的警语:人生在世,只有四海为家,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此诗是杜甫对友人张桐的祭文。张桐原籍中山(今河北定州),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至徐州沛县。这首诗通过缅怀张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感慨和对国难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