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辰吾最甚,十二丧慈闱。
对食啼葱叶,当秋泣线衣。
国忧才隔岁,泉路幸先归。
赐葬仍同穴,丝纶灼有辉。
注释:
修先墓作六首
不辰吾最甚,十二丧慈闱。
对食啼葱叶,当秋泣线衣。
国忧才隔岁,泉路幸先归。
赐葬仍同穴,丝纶灼有辉。
译文:
我在为先祖修墓地时,深感悲痛之深,因为失去了我最亲爱的母亲和父亲。
在餐桌上吃饭时,看到葱叶子就会哭泣,因为那是母亲的最爱;
在秋天的时候,看到母亲的旧衣服会流泪,因为那是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纪念品。
国家的忧虑使我无法度过这个难关,而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所以只能在梦中与她相见。
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我仍然希望她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因为她曾经对我那么好。
我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以安葬我的母亲,让她能够安心地长眠。
皇帝的恩赐让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也让我更加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母的悼亡诗,诗人通过对母亲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无尽思念之情。
首联“不辰吾最甚,十二丧慈闱”,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悲痛。诗人用“不辰”来形容自己的不幸遭遇,用“十二”来表示自己失去了两位至亲的母亲。这种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对食啼葱叶,当秋泣线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母亲共进餐的情景。诗人看到葱叶就会联想到母亲爱吃的食物,看到线衣就会联想到母亲生前的温暖和关爱。这种情感表达得既细腻又深情。
颈联“国忧才隔岁,泉路幸先归”,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自己的处境的无奈。诗人虽然为国家担忧,但也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切,无法与母亲共享欢乐。然而,诗人相信母亲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关照着他们。这种情感既有无奈,也有期待。
尾联“赐葬仍同穴,丝纶灼有辉”,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诗人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以安葬母亲,让她能够安心地长眠。这种情感既真挚又恳切,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切的感悟,将内心的悲痛和思念传递给了读者。这首诗不仅是一份悼念,更是一份对亲情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