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唯至愿,尺寸自经营。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

固安唯至愿,尺寸自经营。

诗的首句“固安唯至愿,尺寸自经营”描绘了修墓者对于墓地的精心规划与设计,表达了对逝者安宁的追求和对墓地细节的严格把控。这里的“固安”可能指的是墓地的稳定性和安全,而“至愿”则表明了一种虔诚的态度。同时,“尺寸自经营”暗示了修墓者对于土地利用的深思熟虑,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珍惜。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

第二句“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进一步展开了对墓地意义的思考。墓地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家族、社会乃至国家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这一句中的“无穷事”可能指的是墓地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不朽名”则强调了逝者的名声和荣耀将超越时间的限制,永存于世。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第三句“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表达了对墓地起源和历史的追溯以及对先人的追忆之情。这一句中的“发祥如有本”意味着墓地的起源具有某种神秘或自然的根源,而“凭吊所从生”则表达了人们对墓地所在地的情感依恋,以及在墓地周围举行的各种仪式活动。

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

最后一句“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则是对修墓者能力的肯定,即使没有高深的风水学知识,也能通过努力建造出理想的墓地。这里的“青囊术”指的是传统的风水学,而“滕公”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姓氏,用以代表修墓者所在的地区或社群。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无论技术如何,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结果。

赏析:
这首《修先墓作六首》展现了陈恭尹对于修墓这一行为的理解及其背后的情感。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墓地的文化重视。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墓地的描述,折射出作者对生命、死亡和记忆的深刻洞察。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智慧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 文渊犹藁葬:意指虽然进行了简单处理,但仍可视为一种尊重。
  • 正则且沈身:意指逝者已安息。
  • 万山青不极:意指山峰连绵不断,象征墓地之广阔。
  • 大化自通塞:意指宇宙的自然规律,象征墓地的永恒。
  • 古者无修墓:意指古代没有专门针对墓地的建筑规范,反映出对传统观念的批判性思考。
  • 非言患难人:意指不以生死为念的人。
  • 报唯存此日:意指逝者的生命意义在于他生前所做的一切。
  • 举必念千春:意指每一次祭祀都是对逝者的长久思念。
  • 黾勉从微力:意指默默无闻地付出努力。
  • 伤哉由也贫:意指因为贫穷而感到悲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