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先仍不后,身世两相当。
若惜驱驰力,难施补救方。
北州无雨雪,南越有冰霜。
谁是调和手,明朝日载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诵读和理解,是诗词综合素养的基础。解答此题时考生要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明确诗句中的关键语句或关键词语,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中要注意以下重点:第一句“不先仍不后”,意思是说在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分,第二句“身世两相当”指的是自己的境遇和他人相比,没有优劣之分。第三句“驱驰力”指奔波劳碌的能力,第四句“补救方”是指补救的方法。第五句“北州无雨雪,南越有冰霜”的意思是北方的天气寒冷而没有下雪,南方的天气寒冷而降下霜。最后一句“调和手”指能够调节气候、使南北气候变得和谐的人。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①“不先仍不后”,意思是说在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分。②“身世两相当”,指的是自己的境遇和他人相比,没有优劣之分。③“驱驰力”指奔波劳碌的能力。④“补救方”,是指补救的方法。
译文:
岁月已到年末,我与兄长一起吟诵诗歌。
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没有前后之分。
如果珍惜自己的奔波劳碌的能力,那么将难以实施补救的方法。
北方的天寒地冻,没有雨雪;南方的天寒地冻,降下了冰霜。
谁能够调节气候、使南北气候变得和谐?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淮南节度推官之时。诗人借岁暮时节,以兄弟二人同咏岁序为题,抒发了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之情。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抱负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前两句点出自己兄弟二人同日生辰,年华相似,却因时代不同而分处南北。三、四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兄长的不同之处,指出兄长奔波劳碌,自己却无所作为,无法施展才干。五六两句则从反面说明,自己之所以不能有所作为,是因为不能像兄长那样驰骋四方、建功立业。七八两句则从正面指出,如果能像兄长一样,驰骋四方、建功立业,那就可以弥补自己的缺点了。末句以设问收束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又流露出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