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萧吹黄榆,黄榆上有双啼乌。
寒霜满枝栖不得,夜久无人时相呼。
西樵有客匡山里,一闻此声夜中起。
十年含叹为谁来,啸倚芙蓉匣中水。

夜中叹

秋风萧萧吹黄榆,黄榆上有双啼乌。寒霜满枝栖不得,夜久无人时相呼。西樵有客匡山里,一闻此声夜中起。十年含叹为谁来,啸倚芙蓉匣中水。

译文:
夜晚,秋风萧萧地吹过黄榆树,黄榆树上栖息着一对啼叫的鸟。寒风刺骨,枝头积满了霜,鸟儿无处安歇,只能深夜里互相呼唤。在西樵有一位匡山里的客人,每当他听到这凄凉的鸟鸣,就会在深夜惊醒。十年来,我满怀愁绪,不知道是为了谁而叹息?只有靠在装有芙蓉花香气的盒子里,静静地吟诗以抒怀。

赏析:
陈恭尹是清朝时期的诗人,他的这首诗《夜中叹》通过描绘秋风中的黄榆、啼乌和寒霜满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首句”秋风萧萧吹黄榆,黄榆上有双啼乌”,通过秋风的声音和黄榆上的啼鸟,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寒霜满枝栖不得,夜久无人时相呼”,描绘了寒冷的霜覆盖在树枝上,鸟儿无法栖息,只能在深夜里互相呼唤。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在后四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感慨和忧愁。”西樵有客匡山里,一闻此声夜中起”,描述了一位住在匡山上的客人,每当听到这凄凉的鸟鸣,就会在深夜惊醒。”十年含叹为谁来,啸倚芙蓉匣中水”,表达了诗人十年来的愁苦和无奈,只有靠在装有芙蓉花香气的盒子里静静地吟诗以抒怀。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和鸟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诗人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