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丹山赤水之洞天,地脉暗与蓬瀛连。蓬莱一枝乃独往,直到天池鹏化之南边。
倏然乃与罗浮结,七洞四明如隔绝。宁知共在斗牛间,天上分星总扬越。
四明狂客贺季真,青莲一见号仙人。知人自有传心法,能使汾阳屈者伸。
唐代功臣独居首,谁知活自书生手。君今相士特南来,知人肯落前贤后。
天闲新进渥洼多,更命旌旗理九河。都将吉甫清风颂,和入河渠瓠子歌。
著书七十罗浮老,汗竹为书频削稿。方候公闲细评论,如何鹢首催前导。
病中相送不成章,口授儿曹写数行。迟君赐归鉴湖一曲水,来问天台万仞之石梁。
【注释】
左襄:指左光弼,字宗仁(723-768) 唐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人。 唐德宗时为左散骑常侍,封汾阳郡王。 建中四年(783),任河南尹、东都留守。 贞元二年(786),任朔方节度使,镇压安史之乱。 宪宗时为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汾阳郡王。 元和三年(808),任太子少傅,改吏部尚书。 元和五年(810),加司空,封汾阳王。 八年(813),任荆南节度使,次年卒于镇上。
丹山赤水: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蓬瀛:蓬莱、瀛洲,都是神话中的仙岛。
七洞四明:指 罗 浮山有七洞八穴。
斗牛间:斗宿与牛宿之间,即天区。
天上分星总扬越:天上的星星分布如扬子江上游的扬州一样。
四明狂客贺季真:指唐代诗人贺知章。
汾阳屈者:指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张良。
天闲新进渥洼多:天帝闲居无事,新近提拔了很多能臣贤士。
九河:黄河的九条支流。
吉甫清风颂:指《诗经·小雅·北山》中的“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意为吉甫作诗歌颂朝廷。
河渠瓠子歌:指东汉末年曹操征讨黄巾军的官渡之战。
著书七十罗浮老:指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罗隐,他活到74岁。
汗竹:指用汗水写成的书籍。
鹢首催前导:形容船头飞驰。
病中相送不成章:因病不能成文的诗稿。
口授儿曹写数行:口传给他的儿子们抄写几行。
迟君赐归鉴湖一曲水:指白居易,他曾在杭州任职,后来调任苏州刺史,又移往苏州,后任苏州刺史,再迁常州。
来问天台万仞之石梁:指天台山,是道教名山之一,传说中有一座石桥,高十万丈,名为“天台”。
【赏析】
此诗是送左光弼南还的诗,诗中对左光弼作了高度的评价和颂扬,称赞他是唐朝的功臣,是文人的楷模。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感情真挚深厚,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第一联“我闻丹山赤水之洞天,地脉暗与蓬瀛连。蓬莱一枝乃独往,直到天池鹏化之南边。”开宗明义,点出了左光弼的出处。诗人说“我”听说,丹山、赤水这样的仙境,它的地脉暗暗与蓬莱、瀛洲连在一起。蓬莱山上的一枝独秀的仙花,一直开到天池的北面。这两句写出了左光弼的出身和才能,以及他独往独来的豪迈性格。
第二联“倏然乃与罗浮结,七洞四明如隔绝。宁知共在斗牛间,天上分星总扬越。”接着写左光弼的结交,他的足迹踏遍了罗浮山,他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朋友;他的足迹也踏遍了天下,他在天下各地结交了许多朋友。诗人说:“难道我们只在斗牛星之间吗?天上的星辰都在扬越地区!”这两句话表现了左光弼的远大抱负和胸怀。
第三联“四明狂客贺季真,青莲一见号仙人。知人自有传心法,能使汾阳屈者伸。”继续写左光弼的为人和才气。第四联“唐代功臣独居首,谁知活自书生手。君今相士特南来,知人肯落前贤后。”“唐代功臣”指唐代的功臣裴度等。诗人说这些功臣都排在裴度的前面,而裴度自己却从读书人做起,现在特地来到南方来做宰相,真是“知人肯落前贤后”呀!这两句话赞美了左光弼的人品和才能,同时也表现了他谦虚的美德。
第五联“天闲新进渥洼多,更命旌旗理九河。都将吉甫清风颂,和入河渠瓠子歌。”最后写左光弼治理国家的情况。诗人说他在天帝的身边担任闲职,新近被提拔到高位上来,现在又命令他的旌旗在黄河上航行,治理河水,使河水畅通无阻。诗人说他现在正吟诵着《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诗句:“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同时这首诗也被载入了《河渠瓠子歌》,诗人说他将这首古诗融入其中。这几句话赞扬了左光弼治理国家的政绩。
整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而又不失雄浑大气;既有对友人的赞颂之情,又有对其治国理政之功的高度肯定;既有对他的人格品德的赞美,又有对他才干才能的高度评价;既有对他过去经历的回顾,又有对他未来的祝愿。全诗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热烈的颂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