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豪杰不复见,武功文德难兼擅。
书生不解治戎行,壮士何曾知笔砚。
乾坤血战四十秋,风云惨澹生公侯。
攀龙附凤各有以,乘风破浪公无俦。
独向军前建奇策,落落数言终灭贼。
夺其所恃用吾长,狡窟虽多随手得。
赋诗横槊古称雄,今日天南又见公。
马前露布无停笔,阵上穿杨自引弓。
建节粤台明绣獬,六载深仁翔岭外。
白首承欢锦昼归,丹书宠锡金横带。
允文允武此其人,为孝为忠萃一身。
尹也清风惭吉甫,敬歌维岳颂生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维岳篇祝嵩山兵宪》,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咄哉豪杰不复见,武功文德难兼擅。
译文:真是可惜啊,英雄人物已不再出现了,武功和文治难以兼备。
注释:这是对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无法再出现的一种感慨,他们既有武功又有文治,但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书生不解治戎行,壮士何曾知笔砚。
译文:书生不懂治理军事,壮士们又怎么会知道笔墨纸砚这些文人的东西呢?
注释:这里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读书、做学问的人,而“壮士”则指那些英勇善战的人。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是武将还是文人,都需要懂得如何治理军事和治理国家。乾坤血战四十秋,风云惨澹生公侯。
译文:天地之间已经经历了四十年的血腥战争,风云变幻中涌现出了许多显赫一时的诸侯。
注释: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血战”指的是战争,“风云惨澹”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悲壮。攀龙附凤各有以,乘风破浪公无俦。
译文:攀附权贵、依附强者各有各的方式,但谁能像您这样乘风破浪、无所畏惧呢?
注释:“攀龙附凤”是指依附有权有势的人,而“乘风破浪”则形容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独向军前建奇策,落落数言终灭贼。
译文:在战争中独自提出了奇特的策略,虽然只是寥寥数言却最终消灭了敌人。
注释:“独向军前”是指独自站在军队前方,“建奇策”是指提出奇特的战略或计划,“灭贼”则是指消灭敌人。夺其所恃用吾长,狡窟虽多随手得。
译文:利用敌人所依赖的优势来发挥自己的特长,即使狡猾的巢穴再多也容易对付。
注释:“夺其所恃”是指利用敌人的弱点或依赖,“用吾长”是指发挥自己的优势,“随手得”则是指容易对付敌人。赋诗横槊古称雄,今日天南又见公。
译文:你曾经以诗赋横槊(古代的一种武器)而闻名于世,如今在南方地区再次展现了你的才华。
注释:“赋诗”是指创作诗歌,“横槊”是指手持长矛,“古称雄”是指曾经以雄才大略著称。马前露布无停笔,阵上穿杨自引弓。
译文:在战场上挥笔疾书没有停歇,射箭如穿杨般精准自如。
注释:“露布”是指战场上发布的战报,“穿杨”是指射箭时能够准确地穿透杨柳树叶。建节粤台明绣獬,六载深仁翔岭外。
译文:在广东台州建立节镇,治理边疆六年期间广施仁政,为岭南地区的安定做出了贡献。
注释:“建节”是指建立节镇,“粤台”是指广东台州,“绣獬”是指绣着獬豸的盾牌,“深仁”是指广施仁政,“翔岭外”则是指为岭南地区的安定做出了贡献。白首承欢锦昼归,丹书宠锡金横带。
译文:年老之时享受荣华富贵,锦衣昼行归家,被赐金腰带作为荣耀。
注释:“白首”是指年老,“承欢”是指享受荣华富贵,“锦昼归”则是指锦衣在白天回家,“丹书宠锡”是指皇帝赐予的封赏,“金横带”是指作为荣誉的象征。允文允武此其人,为孝为忠萃一身。
译文:这个人既擅长文学又擅长武艺,既孝顺又忠诚,品德高尚。
注释:“允文允武”是指既擅长文学又擅长武艺,“此其人”则是指这个人,“为孝为忠”是指既孝顺又忠诚,“萃一身”则是指品德高尚。尹也清风惭吉甫,敬歌维岳颂生申。
译文:我也惭愧于我清廉的作风,恭敬地歌颂嵩山之威,赞美生申的德行。
注释:“尹也”是指作者自己,“清风”是指清廉的作风,“吉甫”是指周公姬旦(周成王的老师),“敬歌”是指恭敬地歌颂,“维岳”是指嵩山,“颂生申”则是指赞美生申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