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枕未能安,披帏坐夜阑。
阴晴万里共,光景百年看。
寂寂此愁望,迢迢怀旧欢。
莫将罗袂色,来照客衾寒。
注释:
中秋夜,独自漫步在小台望月。
睡在床上未能安眠,披起帷幄坐在夜阑。
阴晴万里共,光景百年看。
孤独寂寞地眺望明月,远方的亲人和往事让人思念。
不要将离别的愁绪寄托在罗袖上,来映照我的孤冷的客居之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此诗以“望”字为线索,写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登高临眺,把酒赋诗,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用一个“共”字串连,使全诗意脉相通。
首句“就枕未能安”,点明时间与原因。诗人因为思乡而失眠,所以无法入睡。
次句“披帏坐夜阑。”描写了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披着帷幕坐在院子里,静静地欣赏着月亮。这一细节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第三四句中“阴晴万里共,光景百年看。”,写诗人面对明月,思绪万千。他想到了自己与家人相隔万里,不能共享团圆之乐;又想到人生的短暂,仿佛百年一梦,令人感慨万分。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四句中“寂寂此愁望,迢迢怀旧欢。”,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他望着明月,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牵挂。然而,这种思念与牵挂并不能带来任何慰藉,反而更加重了他的孤独与无助。这里的“莫将罗袂色,来照客衾寒”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悲凉。他不希望自己的思念之情被他人所知,更不希望自己的孤独生活被别人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