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都回首见旌旗,洒扫宫庭已有期。
细柳不闻曾奉诏,金牌何事遽班师。
雁来尚记南侵日,松古应无北向枝。
一掬西陵千载泪,断桥斜日草离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骈所作的《鄂墓》。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外都回首见旌旗,洒扫宫庭已有期。
    注释:在京城外头回望就能看到飘扬的旗帜,说明皇帝已下令打扫皇宫庭院,准备登基为帝。
    赏析:此句描绘了皇帝即将登基的场景,通过“回首”和“洒扫”两个动作,展现了皇家的庄严和喜庆气氛。

  2. 细柳不闻曾奉诏,金牌何事遽班师。
    注释:“细柳”指的是汉文帝时周亚夫屯兵细柳门的故事,此处借指皇帝的军队;“奉诏”表示听从命令;“班师”是指军队解散返回。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皇帝出征行为的疑惑,因为通常不会在未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就急忙班师。这里可能是讽刺皇帝急于登基,没有经过应有的程序。

  3. 雁来尚记南侵日,松古应无北向枝。
    注释:“南侵日”指的是历史上南方入侵的日子;“松古”则可能指的是松树的历史久远。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过去的战争和未来的展望,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景。

  4. 一掬西陵千载泪,断桥斜日草离离。
    注释:“西陵”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陵墓或地名;“断桥”指的是杭州西湖上的断桥,因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而著名;“草离离”形容春天草长莺飞的景象。
    赏析:此句描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自然的美景欣赏,通过“一掬西陵千载泪”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逝者的怀念;而“断桥斜日草离离”则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既有哀愁又有生机。

这首诗以皇帝即将登基为主题,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