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昼入门春雾浓,坐深檐溜递疏钟。
泉声欲过三花树,云气常生二室峰。
入夜萧条清客梦,翻阶滴沥滞游踪。
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随杖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少林寺时,雨中的所见所感。

首句“清昼入门春雾浓”,描述了诗人清晨进入寺庙的情景。春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静谧的感觉。

次句“坐深檐溜递疏钟”,描绘了雨中寺庙的景象。屋檐滴落的雨水与远处传来的钟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第三句“泉声欲过三花树,云气常生二室峰”,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泉水潺潺,似乎要穿过三花树;云雾缭绕,常常出现在二室峰上。这些景象增添了诗意和意境。

第四句“入夜萧条清客梦,翻阶滴沥滞游踪”,表达了诗人夜晚归来后的心境。夜幕降临,寺庙显得更加宁静而幽深,但诗人的思绪却无法平静下来。水滴顺着台阶流淌,仿佛在挽留着游人的足迹。

第五句“明朝儗趁嵩高目,好放晴光随杖龙”,寄托了诗人对明天的美好期待。他打算趁着晴朗的天气,去观赏嵩山的美景。同时,他还希望借助杖龙的力量,让阳光普照大地。

这首诗通过描绘游历少林寺时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理想等话题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