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
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
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

  • 诗意:嵩阳宫外有三颗柏树,它们是汉代皇帝留下的遗迹,如今依然存在。
  • 注释:嵩阳宫位于洛阳,是东汉明帝时期所建,因此这三棵柏树可以视为汉文帝的遗物。

第二句:

  • 诗意:这些柏树翠绿的树冠仍然笼罩着远方的龙形云气,仿佛汉代帝王的威严仍然存在。
  • 注释:这里的“翠霭”指的是柏树的绿色树冠和远处的云雾,而“龙驭”则是指帝王的车辆,这里用来象征皇帝的统治和权威。

第三句:

  • 诗意: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这些柏树依然饱经风霜,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注释:这里的“风霜色”指的是树木经过风雨侵蚀后的苍老色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第四句:

  • 诗意: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显得渺小而虚无,只有那些古老的玉制符节依然完整无损。
  • 注释:这里的“玉检符”指的是古代的玉制符节,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物,代表着皇权的正统和神圣不可侵犯。

第五句:

  • 诗意:我想问问关于这些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它们见证了多少兴衰成败。
  • 注释:这里的“兴亡千载事”指的是历史上的兴废更替,千年之久的历史变迁。

第六句:

  • 诗意:我不知道人们是否还能像前人一样,一代又一代地繁荣昌盛或衰落消逝。
  • 注释:这里的“几荣枯”指的是人们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询问是否有人能够超越前人,继续繁荣昌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嵩阳三柏的古老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沉感慨。他用“翠霭”、“龙驭”、“风霜色”、“玉检符”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场景,让人联想到汉朝的辉煌与沧桑。诗中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担忧。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商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