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湘山望里悲,九疑千载有遗思。
寻常一带愁云锁,不遣行人到更疑。

望九疑

何处湘山望里悲,九疑千载有遗思。
寻常一带愁云锁,不遣行人到更疑。

注释:

  1. 湘山:指湖南省的岳麓山,因地处长沙以南而得名为“湘山”。这里代指湖南的名山。
  2. 九疑:指古代传说中的九座山峰,位于今湖南省江永县一带,相传是舜帝南巡所经过的地方。
  3. 千载:一千年。
  4. 遗思:遗留下来的思想或情感。
  5. 寻常:普通的、平常的意思。
  6. 更:更加的意思。
    赏析:
    这首七绝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首句“何处湘山望里悲”,诗人通过询问自己身在何方来引出对家乡湘山的怀念和悲伤。接着,“九疑千载有遗思”则点明了这种悲痛不仅仅是因为远离家乡,更是因为九疑山上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积淀。

次句“寻常一带愁云锁”,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眼前的景色——那看似平常的山间云雾似乎都带上了忧愁,这愁云不仅代表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迷茫。第三句“不遣行人到更疑”,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他不愿让那些远行的旅人因为自己的迟疑而产生更多的疑惑或忧虑。最后一句“望九疑”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归宿,通过对九疑山的凝望,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了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珍视。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之心,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