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自幽蓟,历览道途赊。
夙夜将臣节,文章忝国华。
畏人潜问柏,避邑屡回车。
伏石形疑虎,恒山势似蛇。
古原丛枳棘,平野莽风沙。
息驾寻冰井,休徒倚岸花。
旱云朝带雨,火岫晚蒸霞。
暑月罢征传,秋风待使槎。
东山咏果裸,南国沤苴麻。
晋俗多栽枣,梁亭始灌瓜。
嗟予惯行役,那得久无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赴大梁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的感慨。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字翻译和注释:
我行自幽蓟,历览道途赊(我自幽居燕赵,一路远行历山川)。
夙夜将臣节,文章忝国华(日夜勤勉以尽臣职,文章无愧于国士之才)。
畏人潜问柏,避邑屡回车(畏惧别人暗中提问柏木之事,多次回避而回车子)。
伏石形疑虎,恒山势似蛇(伏石形状似虎,恒山形势如蛇)。
古原丛枳棘,平野莽风沙(古老的原野长满了枳棘,平地荒野满是风沙)。
息驾寻冰井,休徒倚岸花(停歇马车寻找冰井,休息徒役依靠岸边花朵)。
旱云朝带雨,火岫晚蒸霞(早云早上有雨,晚山晚上起火烧云)。
暑月罢征传,秋风待使槎(暑月结束征召,秋风等待使者船只)。
东山咏果裸,南国沤苴麻(在东山上吟咏果实裸,南方种植着苴麻)。
晋俗多栽枣,梁亭始灌瓜(晋代习俗大多种植枣树,梁州城开始种植瓜果)。
嗟予惯行役,那得久无家(叹息自己习惯于旅行,哪有长久没有家的可能)。
赏析:
首联“我行自幽蓟,历览道途赊”描绘了作者自幽居之地出发,历经长途跋涉,观察沿途风光。颔联“夙夜将臣节,文章忝国华”表达了作者昼夜勤勉以尽臣职,文章无愧于国士之才。颈联“畏人潜问柏,避邑屡回车”揭示了作者因害怕他人私下询问与柏有关的问题而多次回避。尾联“伏石形疑虎,恒山势似蛇”形容了作者看到伏石的形状像虎,恒山的形势像蛇。
中间四联描写了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其中“古原丛枳棘,平野莽风沙”描绘了荒凉的原野和风沙漫天的景象,“息驾寻冰井,休徒倚岸花”则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寻找清凉之处休息的情景。此外,还提到了天气的变化,如“旱云朝带雨,火岫晚蒸霞”,表现了天气的多变性。
最后两联“东山咏果裸,南国沤苴麻”和“晋俗多栽枣,梁亭始灌瓜”则是对当地风俗和农作物的描述。尾联“嗟予惯行役,那得久无家”则流露出作者对于长期离家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杜甫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