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来忝嘉命,聊得奉英游。
藩邸声容盛,中台礼数优。
欢言承盻睐,展燕极绸缪。
复值疆场暇,高谈樽俎筹。
何由誉嘉树,因复出长楸。
分陕风犹接,游梁赋易投。
笙镛奋白日,河岳悬清秋。
相遇期终在,衔恩惜未酬。
土风初过郑,封壤渐观周。
东里多遗爱,南阳有令猷。
缁衣闻夙好,青佩动新愁。
郑圃行将嫁,溱源遂乱流。
怀君意未已,书此寄离忧。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概括意象特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然后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最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等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藩邸声容盛,中台礼数优”,藩王府里声望很高,朝廷礼节上也很优待。藩王府即节度使府,是地方长官的官署。藩王,指节度使或亲王。这里借指中丞曾公。“藩邸”句写自己受到的礼遇。“中台礼数优”一句写曾公对自己礼遇之优厚。
“欢言承盻睐,展燕极绸缪”一句写与曾公的欢宴交谈。“盻睐”:斜视。“展”:展开。“燕”:同“宴”,宴会。“绸缪”:比喻情意相投。
“何由誉嘉树?因复出长楸”,这两句是说:如何能赞颂你(曾公)的好树呢?因为我还要重出长楸啊!“嘉”:美好。“誉”:称扬、赞美。“重”:重复,再次。“长楸”:古代一种大树。
“分陕风犹接,游梁赋易投”,这两句是说:分陕之风仍相连,游览梁地赋诗易得酬。“分陕”,指汉高祖封刘邦为汉王而把陕川一带封给他的地方,后来成为割据势力。
“东里多遗爱,南阳有令猷”,这是写曾公对百姓的爱和治理南阳的才干。“东里”,泛指乡里。“遗爱”,遗留下来的爱。“南阳”:地名,在今河南方城西北。“令猷”:好谋略。
“缁衣闻夙好,青佩动新愁”,这是说自己对曾公的敬慕之情和内心的忧愁。“缁衣”,黑色的礼服。古人以黑色为尊贵之色,故用此喻曾公。“青佩”,青色的佩饰。“夙好”:平素的交情。“青佩”句写曾公的赠物。
“郑圃行将嫁,溱源遂乱流”,这是写曾公即将娶妻生子,而自己却要远走他乡。“郑圃”:地名,在河南郑州西南。“溱源”,地名。“乱流”:水流湍急,比喻形势险恶。
【赏析】
《发大梁过郑州感谊叙怀奉寄中丞曾公》,此诗作于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秋九月,当时朱温已掌权,曾为河东节度使,诗人从大梁出发途经郑州时所作。
首联点题,写诗人被贬至洛阳后,曾公对诗人的器重和关照。颔联写诗人在曾公手下,得到很高的礼遇。颈联写诗人与曾公畅谈心机,结下深厚的情谊。尾联写诗人离开洛阳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