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欣自昔,游泳此经过。
圆沫涵珠蕊,方流灌玉禾。
禽声俱在水,酒气半倾荷。
炎日回堤幕,薰风接岸萝。
汇来遥似泽,疏去却成河。
竹树朝烟暝,蒹葭暮霭多。
昔闻紫霄侣,晦迹碧岩阿。
折桂招奚及,援琴义若何。
褰裳时欲往,倚棹自成歌。
宛在传中沚,乘流挹素波。
【注释】
百泉:指泉水众多的地方。
圆沫涵珠蕊,方流灌玉禾: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好似珍珠和荷花。
禽声俱在水:鸟儿们也都飞到水里来。禽,指鸟类。
酒气半倾荷:荷叶间飘浮着酒香。
炎日回堤幕,薰风接岸萝:太阳渐渐西沉,微风拂面。
汇来遥似泽,疏去却成河:水流汇聚起来,好像沼泽地;水流散开,又变成了江河。
竹树朝烟暝,蒹葭暮霭多:早晨雾气笼罩着竹林和树木,傍晚烟雾笼罩着蒹葭丛中。
昔闻紫霄侣,晦迹碧岩阿:以前听说有隐士居住在紫霄山,现在不知在哪里了。
折桂招奚及,援琴义若何:想用桂花来邀请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褰裳时欲往,倚棹自成歌:想乘船去,但已没有船了,只能依靠桨歌唱。
宛在传中沚(zhǐ):仿佛还在《论语》中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就像乘着小筏子漂流在大海之中一样。
挹素波:舀起清澈的水流。素,白色的。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百泉时的即兴之作。诗人面对百泉之景,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首联写泉源之美,次联写泉水奔流不息的景象,三联描绘了百泉周围的美景,四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想要归隐的决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