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当日横意气,志在报韩功不济。
留城未即归汉王,博浪先因击秦帝。
避难潜行过下邳,复仇无计虑穷追。
道逢老人呼拾履,心固不欲强然为。
老人家在谷城下,往来圯桥无识者。
高步矫矫如惊鸿,堕履翩翩若飘瓦。
子房跪进一何恭,老人坐受甚从容。
顾谓孺子为可教,授以素书成帝功。
更期后日访黄石,或约他年游赤松。
此事相传亦奇诡,风云感会良有以。
不见祠前东流水,古来上德皆如此。

【注释】:

  1. 圯上:汉初张良在桥上遇见黄石公传授兵法的地方。
  2. 横意气:指豪情壮志,意气洋洋。
  3. 博浪:指战国时期的大力士,曾用铁锤击碎秦始皇的铜人。
  4. 避难潜行:躲避追捕而潜行。下邳,今江苏宿迁一带。
  5. 谷城:即谷城亭,位于今安徽毫县北。
  6. 顾谓:回头对。孺子:对年轻后辈的美称。可教:值得教导。
  7. 素书:指《太公兵法》。成帝功:使刘邦成就帝业。
  8. 黄石公:传说中的神仙。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
  9. 此事:指圯上受《太公兵法》一事。
  10. 见“东流水”,句中指黄石公已逝。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张良在圯桥上遇到一位老人授给他《太公兵法》,他感激涕零,跪拜行礼。后四句则写张良后来如何利用所学的兵法为刘邦打下江山,并得到黄石公的赏识。最后两句是说:这件事很奇特啊!像风云会合一样,很有原因。可见诗人对张良非常赞赏。
    张良,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早年家贫,与哥哥一起贩卖布匹到咸阳。因秦朝暴政,天下大乱,张良决定学道求仙,以图建功立业。于是来到下邳桥上,偶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自称是黄石公,传授给他《太公兵法》。张良日夜攻读兵法,并依其教诲辅佐刘邦,最终建立汉朝。后来,张良又得到赤松子的赏识和点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仙人。
    这首诗通过张良的故事寄托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功名利禄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