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高,远照山灵叱。
旷哉百世士,千秋对凝碧。

注释:

淙碧轩:即“澄碧轩”,在峨眉山中,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读书之所。

峨眉山月高,远照山灵叱:峨眉山的明月高悬,照耀着山神的威严。

旷哉百世士,千秋对凝碧:那些旷达的千古之士,面对峨眉山的明月,都感到肃然起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峨眉山月的诗。诗的前两句通过写山月、山神的形象来表现峨眉山的自然风光和山月的高洁。后两句则以百世士和千秋为比喻,赞美峨眉山月的永恒与不朽。

首句“峨眉山月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峨眉山上的月亮高挂,照亮了整个山谷。这里的“高”不仅仅是指月亮的高度,更有一种超越尘世,超脱俗世的意味。峨眉山的月亮如此明亮,仿佛能洞察万物,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感觉。

次句“远照山灵叱”,则进一步描绘了峨眉山月亮的神奇之处。月亮不仅照亮了山谷,还照亮了山里的神灵。在这里,“山灵”是对山神的一种称呼,象征着山中的自然之神。月光照射在山神的身上,使他更加威严、神圣。这里的“叱”字,形象地描述了山神在月光下威严肃穆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第三句“旷哉百世士,千秋对凝碧”则是诗人对峨眉山月的赞美之情的表达。这里,“旷哉”表达了诗人对峨眉山的无限向往和敬仰之情;而“百世士”则是对那些历经沧桑、依然坚守信念的人的赞美。他们虽然已经远离了峨眉山,但仍然能够感受到这里的山水之美,这种美不仅仅在于眼前的景色,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最后一句“千秋对凝碧”则是对峨眉山月的永恒之美的总结。峨眉山的月亮永远都是那么明亮、清澈,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凝碧”二字既形容了峨眉山的月亮颜色深翠,又寓意着峨眉山月的永恒不变。整首诗通过对峨眉山月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伟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