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过芳时,幽怀只自知。
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注释】
寂寞:孤独。过芳时:过了花时节。幽怀:深心、密意的情思,指隐士之心。投相刺:指向朝廷推荐自己的意思。寄僧诗:寄给僧人的诗,表示自己不仕之意。鼠迹:老鼠的痕迹。尘埃凝聚在帐子上。蛙声:青蛙的声音。雨到池:雨水打在池塘里。疏慵:懒散。置散:放散、散开。不敢怨名卑:不敢抱怨自己的地位卑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之作,作者自比为隐士,对友人寄来的诗作表示赞赏并回赠一首诗作为酬答。
首联“寂寞过芳时,幽怀只自知”两句说诗人在京城寓所度过花时节,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这是说自己孤寂无聊。“只自知”三字道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颔联“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写他的行动。“袖”即袖子的意思,这里借指衣服,“投相刺”就是投献奏疏。“箧”,是书箱,用来装东西。“寄僧诗”即寄给僧人的诗,表示自己不仕之意。“袖无投相刺,箧有寄僧诗”是说,自己虽然袖中无投献朝廷的奏章,却有寄给僧人的诗。这既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现了他对朝廷的疏远态度。
颈联“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两句是写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心情的凄清,寂寞。“鼠迹”即老鼠的足迹。“尘”,尘土。“凝”通“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老鼠在帐子上留下了脚印,尘土凝聚着它们留下的爪痕;雨点落到池塘里发出蛙鸣声。这两句从侧面烘托出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氛围,更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尾联“疏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两句是写心境,表现了一个高官显贵不愿屈居人下的心态。“疏慵”就是懒散、疏懒的意思。“置散”是放散的意思。“敢”是不敢,“名卑”指地位卑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懒得散去,不敢怨恨自己地位卑微。
此诗前四句都是写景抒情,中间六句用典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志趣。最后两句则以高官显贵的自谦之语收束全篇,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